浙江温州发现一例“恐龙血”,概率仅为十几万分之一,全国被发现的不足一百例

据温州商报报道,近日,浙江温州发现一名血型为类孟买血型的癌症患者,该血型比“熊猫血”(Rh阴性血)更稀有,被称为“恐龙血”,全国范围发生概率仅为十几万分之一,此前有报道的不足一百例。
图片
图文无关(图源:半岛都市报)
报道称,在常规血型鉴定中,“恐龙血”极易被误判为O型血,对临床输血带来安全隐患。若未经进一步详查,贸然输入O型血,则会引起输血事故。
在这名患者被检测为A型类孟买型后,接诊医院输血科随即联系温州市中心血站,询问是否有此类血液的库存。
庆幸的是,温州市中心血站此前刚好将这类稀有血型进行冰冻保存,以便保障患者的需求,这次派上了用场。“我们血液库存中有一袋A型类孟买型冰冻红细胞,有需要我们可以随时解冻供应临床。”得到这样的回复,接诊医院输血科的医务人员松了口气。
次日早上,温州市中心血站接到临床的需求,从-65℃以下血液存储冰箱内找到该袋“恐龙血”,经过一系列解冻、洗涤、去甘油等制备工序,将该袋血液发往临床,为该患者提供手术备血。
图片
图文无关(图源:半岛都市报)
资料显示,孟买型最早于1952年在印度孟买发现,1961年发现了和孟买型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血型,称为“类孟买型”,因其红细胞上无或仅有少量A、B抗原,且红细胞上H抗原缺失,在常规血型鉴定中极易误判为O型血。
报道称,在孟买,孟买型的出现频率约为万分之一,在欧洲人种出现的频率为1/100万,东亚人种出现孟买型的频率极少。类孟买型在日本发现频率约为1/30万。
在我国,有关孟买型和类孟买型血液的报道仅近百例,类孟买型在中国人群的比例约为十几万分之一,极为罕见。
2023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在接诊时,意外发现了一位拥有“恐龙血”的64岁患者。深圳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启动疑难鉴定程序,最终确定他的稀有血型是“类孟买型”。
2024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发现一例“A型类孟买型血”,来自一位45岁的男性无偿献血者。
图片
图文无关(图源:莱州中医医院)
由于极为罕见,类孟买血型的人在需要输血时可能会面临极大挑战,因为他们很难在随机人群中找到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
专家介绍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取同型H抗原缺乏的血液或进行自体输血。“如果确实不存在同类型血液或不具备自体输血条件,可采取相容性输注。”
献血站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稀有血型市民也不用过分担心,可一起发扬互助友爱精神,积极加入血站建立的稀有血型献血者资料库。
极目新闻综合温州商报、温州都市报、澎湃新闻、广州日报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