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德国工商界人士热议进博会新机遇

  新华社德国斯图加特6月6日电(记者李函林)“进博会是共谋发展、共享机遇的重要平台”“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博会既是一个全球性盛会,也是一个企业参与和分享中国稳健经济增长机遇的重要窗口”……近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与会德国工商界人士纷纷表达借力进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机遇的心愿。
图片
  2022年11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上,在德国卡尔史托斯展台拍摄的电子内窥镜。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德国卡赫集团已连续6年参加进博会。卡赫集团霍克品牌董事会主席托比亚斯·瓦尔在推介会上告诉记者:“搭乘‘进博快车’,卡赫不仅将深度清洁理念成功带入中国市场,多款清洁产品更是率先完成市场占位,开启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之门。”
  参加进博会取得显著成果,也让卡赫坚定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不断加码在华投资。瓦尔介绍,近年来,卡赫在中国市场投资稳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已累计在中国投资2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从“展商到投资商”的身份转换。“卡赫在对自有工厂扩能提效的同时,还整合业内优质工厂资源,助推本土化战略进一步落地实施。”
  展望将于今年举行的第七届进博会,瓦尔透露,卡赫将带来多款兼具绿色、智能、创新理念的全球首发首展产品。
图片
  2022年11月7日,在第五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德国卡赫展台,工作人员演示多功能蒸汽机。该多功能蒸汽机在清洁时只需要水,无需化学清洗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与卡赫类似,西门子、拜耳、思爱普、奔驰、大众等知名德企已提前确认签约第七届进博会。
  “中国市场是拜耳全球至关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进博会则是拜耳把握中国市场脉搏、促进与各方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拜耳中国传播副总裁张蕾说,签约第七届进博会显示拜耳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和信心,期待继续借力进博会这一平台加速创新成果在华落地。
  “德国是中国在欧盟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中德贸易额持续增长,德国企业参加进博会非常积极踊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说,“德企参展数量和面积居欧洲之首,目前已有75家企业签约,参展面积超2.6万平方米,这充分说明德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翟谦表示,希望德国企业充分利用进博会平台,展示德国在机械制造、汽车、医药等传统领域的优势,并与中国企业共同探索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潜力,为双方经济增长创造新动力,推动中德合作迈上新台阶。
  德企积极参加进博会,折射出中国超级大市场的吸引力,也展现了中国致力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世界带来的合作共赢新机遇。
图片
  2024年1月26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预批量生产正式启动,嘉宾观看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宣传短片。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今年以来,多家德企纷纷加码在华投资建设:1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预批量生产正式启动;3月,奔驰与宝马合作成立的合资企业落户北京,计划在2026年底前共同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及约7000根超级充电桩;5月,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举办三期项目开工仪式……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告诉记者,德企用“真金白银”投下对中国经济的“信任票”。“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19亿欧元。同时,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德企计划继续扎根中国市场,过半德企计划今后两年继续增加在华投资。”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目前,约500家德国全球市场领军企业中超过90%都与中国有合作关系。任何企业若想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与中国的合作必不可少。”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学会主席瓦尔特·多林说,深耕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前景广阔,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德企与中国企业在开放中共享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