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丨美丽新疆怎能缺少鸟儿飞翔

  曹 华
  眼下正值候鸟繁殖季节,新疆的湖泊、河流、森林、湿地吸引了大批候鸟“安家落户”、抚育后代。
  鸟类被誉为大自然的精灵,为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新疆幅员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雪山、戈壁、森林、草原、河湖、沙漠都独具魅力,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殊不知,在这绿水青山背后,鸟儿也是自然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你身处草原,看见湛蓝的天空掠过一群飞鸟,总会情不自禁用镜头记录下这大自然中的灵动之美。
图片
新疆泽普叶尔羌河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的鸟儿在天空飞翔。(资料图)泽普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美丽的风景离不开生命的衬托。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关于鸟与自然的诗词佳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让人感受到水田上白鹭飞舞、树林里黄鹂鸣叫的美丽田园风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春天鸟儿你追我赶、和人类友好相处的和谐场景。
  鸟类不仅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为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疆,人们很早就通过引入粉红椋鸟来控制蝗虫数量,保护草原不发生大面积虫害。一些地方还建设鹰架,通过“招鹰灭鼠”,来遏制荒漠草原鼠害蔓延。
  近年来,新疆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开展打击违法捕猎野生动物专项行动、开展爱鸟护鸟宣传等,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栖息环境。近10年来,新疆鸟类种类增加了60余种,全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已超70%。
  新疆的自然环境是美丽的,同时也是脆弱的。鸟类是环境健康的优秀指示物,保护好鸟类已经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持续加强对鸟类栖息地环境的全方位保护,不断营造全民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构建鸟与自然、人类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鸟类成为美丽新疆的一道动人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