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狂捞800吨!南极海上捕捞船是如何捕捞磷虾的?堪称磷虾屠夫

一网下去,上百万只南极磷虾被收入囊中,说的就是这艘“明开号”南极捕捞船。
图片
这艘“明开号”捕捞船,正在进行着远航前的准备工作,它即将要远赴一万公里外的南极,去进行南极磷虾的捕捞。据悉,它每天的捕捞量可达200吨,年产量更是达到了2.6万吨,产值超过了2亿。
那它究竟是如何在极地捕捞南极磷虾的呢?
图片
“明开号”总长120米,宽20米,最大载重2600吨,哪怕是遇见10级海风,它也能照常作业。捕捞时,船员会先将一张,周长1440米的巨型捕捞网放到海中,再用两个4.8吨重的巨型钢铁支架,把捕捞网给撑开,使其形成一个宽120米,高60米的椭圆形网口。
图片
一段时间后将捕捞网捞上来一看,渔网被撑得满满当当的。但由于南极磷虾在离开海水后的寿命极短,因此在这艘捕捞船上还自带有加工设备,可以在打捞上来后直接进行加工处理。
图片
首先,将打捞上来的磷虾放进鱼槽中,通过鱼槽进入加工车间。在这里,这些磷虾会被分成两批,完整的磷虾直接运送到冷库速冻,不完整的则会被磨成虾粉后再放入冷库。就这样一波一波的打捞,制作,没一会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图片
其实除了“明开号”外,2022年7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深蓝号”渔业捕捞加工船也投入了使用。没错,“明开号”并不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而是由德国在1993年制造,又从英国购入的。
图片
而这艘“深蓝号”的捕捞能力更强,日产量高达600吨,年产量可达7-10万吨,产值超过了10亿。并且,它还可以在-25℃的低温环境中作业。既满足了远洋渔业的捕捞,还兼顾着海洋科考功能。
图片
除此之外,更强劲的“甬利号”即将在2024年9月底下水。这艘“甬利号”更专业,捕捞和加工南极磷虾的能力更强。据悉,“甬利号”采用了先进的连续泵吸捕捞系统,和现代化与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日加工能力达到了800吨,年捕捞量更是超过了8万吨。
看到这可能你会想,动辄数十万吨的捕捞量,南极磷虾会不会被捕捞成“濒危物种”呢?
图片
还真别担心,有数据显示,南极磷虾在南极地区的储量达到了6.5亿吨。数量庞大到被称为是南极地区,甚至是全球最成功的动物物种。且它们的繁殖能力非常强,雌性磷虾每次可产6000-10000颗卵,可能这边捕捞的量,还抵不过下面磷虾产卵的量。捞不完,根本捞不完。
图片
想当初,人们为了增加南极磷虾的数量,还干预过它们的天敌 鲸鱼。但发现这不干预还好,一干预南极磷虾的数量反而更少了。原来这是因为南极磷虾的个头太小了,最长也不超过6厘米,所以鲸鱼一口就能吞掉上百万只。但鲸鱼的粪便却是南极磷虾最好的口粮,它们就这样相互支撑着在海中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