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土樱桃丰产,晚熟品种开摘

6月的北京,本土水果在人们的果盘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地标产品樱桃正值采摘季,通州、昌平、顺义、大兴等樱桃种植地的采摘园也迎来了晚熟樱桃品种。
近郊顺义高丽营的樱桃采摘园,在上周末迎来了5000余游客前来采摘。顺丽鑫生态观光农业园负责人王骁驰向记者介绍,近日,园区正在准备开放新区域,这些区域是晚熟品种,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采摘选择,园区采摘期可持续一个月,预计到6月18日。
北京的樱桃观光采摘带主要围绕六环,分布在顺义五彩浅山、通州西集、昌平十三陵、海淀四季青、门头沟樱桃谷等地区,面积约5万亩。北京地区果树栽培的历史悠久,其中樱桃就是京郊主要栽培的品种之一。
图片
顺义樱桃开始采摘。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春果第一枝”樱桃在京种植历史悠久
樱桃,是我国古老的栽培果树,栽培历史已达到3000余年之久,其中北京地区种植中国樱桃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在《房山县志》《大兴县志》《密云县志》等均有过记载。
目前,我国栽培的樱桃主要有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欧洲甜樱桃就是车厘子,也被俗称为大樱桃,其果实比较大、果肉硬、皮厚耐运输,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引入山东,目前在大连、陕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普遍栽培。中国樱桃原产我国,果实相对小巧、比较圆、果肉软、皮肉较薄。
在京郊地区,一到5月份,作为北方“春果第一枝”的樱桃,已经挂满枝头。昌平十三陵镇是樱桃种植大镇,镇域内樱桃种植面积约3000亩,占了昌平区樱桃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樱桃的品种多样,有红灯、早大果、黄蜜、雷尼等十余个品种。位于涧头村的润金樱桃采摘园,5月中旬,赶着新鲜,樱桃早早就上市了。该园区占地面积大,种植了美早、早大果、红灯、友谊、黄蜜、雷尼等多个品种,园区樱桃树达到2000棵。自从进入樱桃采摘季,园区的采摘游客络绎不绝,而樱桃的采摘讲究一个新鲜,每天早上园区早早打包好顾客预订好的樱桃。
“北京本土的樱桃,吃起来并不比进口的车厘子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开春长年从事樱桃研究工作,他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北京的冬季冻害频发,加上花期低温,导致樱桃的采摘期非常短,由此北京也扶持了一些温室大棚种植樱桃,延长樱桃的采收期,特别是顺义区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设施樱桃的发展,目前温室樱桃已经发展到千余亩。
总体来看,京郊樱桃的种植维持相对平稳,主要集中在现有果园的提质增效。张开春表示,政府、科研等部门都做了一些工作,科研工作者主要培育新品种和砧木,优化种植技术,包括修剪技术、土肥水技术、植保技术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樱桃的产量和品质。
樱桃迎丰产年,老树或面临更新提升
王骁驰表示,今年气候条件整体适宜,没有遇到倒春寒、冰雹等灾害,产量普遍比去年高,从树上的挂果就能看出来,有的树已经“爆了”,而且今年的樱桃口感吃起来也更好。整个园区种植了1万棵樱桃树,有30多个品种,分早中晚熟品种,园区樱桃全部通过采摘销售,通过不同品种的搭配,以此拉长市民采摘的时间,保证一个多月的采摘期间,游客来了都能吃到新鲜的樱桃。
“园区种植樱桃树年头非常久,有的树已经30年了,以红灯、红蜜、正光锦等品种为主。”王骁驰说,随着游客对采摘需求的变化,园区也有专门的种植人员,会持续更新樱桃品种。现在,走在园区里,可以看到挂满果的樱桃树,果实颜色不尽相同,有红色的、橙色的、黄色的等,不同颜色口感和外形上也略有差别。为了发展采摘,该园区还与周边形成了采摘联动。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通州西集镇的樱桃采摘园为游客提供了露营场地,进一步丰富市民的采摘体验。
从今年京郊樱桃采摘园区公开的采摘信息来看,樱桃的采摘价格约为50元一斤,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到园区采摘,顺丽鑫生态观光农业园开放了网上购票渠道,推出了不同的采摘套餐,晚熟区域开放后也将迎来新一拨采摘客流入园。
图片
昌平的樱桃成熟了。受访者供图
随着樱桃产业的发展,京郊的樱桃产业也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记者了解到,目前,京郊有许多年头比较长的樱桃树,部分樱桃树已有十多年了,其中也有的出现产量不高、抗病性差的情况,因此也面临着品种更新。张开春介绍,如今樱桃种植已经到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时期,目前正在推广自花结实的樱桃品种,这样的樱桃品种不需要授粉就可以结果,北京的樱桃市场主要针对现场采摘,因此也寻求不同品种的搭配,自花授粉樱桃也有多种,可以满足不同市民的采摘需求。
记者翻阅京郊水果采摘地图发现,樱桃几乎覆盖了所有涉农区,樱桃似乎也是为采摘而生的。张开春表示,京郊本土的樱桃成熟度更高,甜度也就更高,可以为庞大的采摘群体提供更好的品质,因此采摘的价格也有保障,不过,樱桃产业也面临部分树木老化、种植农民老龄化等问题,就京郊樱桃产业发展整体来看,优势与挑战共存。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李木易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