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红了,心就黑了”因嫉妒生杀心的三起案件,让人无法直视人性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性。
而在所有杀人的变态心理中,“嫉妒”是最让我毛骨悚然的一种。
图片
01
2015年7月8日下午,河南新乡某村幼儿园,一个奶奶接了小孙子涵涵回家。
涵涵刚四岁半,聪明又健康,凡是见过的人,都对他喜爱有加。
到家后,涵涵一个人拿着木棍在院子里玩,奶奶叮嘱他不要乱跑,就去洗澡准备做晚饭。
期间,邻居家的老太李秀玲过来要包指甲的草,涵涵奶奶隔着窗子回答说洗完澡就拿给她,李秀玲便回去了。
结果,等奶奶洗完澡,发现院子里早已没有涵涵的踪影,只有摆放整齐的拖鞋和木棍。
一家人遍寻无果,只好报警,警方介入后按失踪拐卖的方向侦查,将所有可疑人员和车辆一一排查,可惜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过程中,警方注意到,涵涵留下的拖鞋摆放十分整齐,不像是一个被拐卖走失的4岁孩子会做的,反而和邻居李秀玲家的鞋子摆放方式很相似。
此时,涵涵奶奶也回忆起一个重要线索,说涵涵两岁时,有一次给他洗澡,发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孩子说是邻居家李奶奶掐的,两家还为此对峙争吵过,对方死不承认,可两岁的孩子会说谎吗?
警方认为李秀玲有重大作案嫌疑,马上对其突审。
原本淡定嘴硬的李秀玲在多日审问下,心理防线终于崩塌,承认了杀害涵涵的事实。
她说当天看到涵涵一个人在院子里玩,就以“捉迷藏”为由将涵涵骗到自己家中,随后,又说要帮他按脖子清痰液,涵涵生病的时候,李秀玲曾帮他按过,孩子便没有防备。
而当双手握住孩子细嫩的脖颈时,李秀玲杀心骤起,她说“想着干脆掐死算了”,于是随手扯了件衣服,紧紧勒住孩子的脖子,涵涵一声不吭,很快没了呼吸,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随后,她将孩子的尸体抛进自家窨井,扔了几件别人的衣服,封住井口,又盖上一层厚厚的污泥,连警犬都蒙蔽了过去。
而当被问到动机时,李秀玲的话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她这么做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孙子患有脑瘫,伴随肌肉萎缩症状,而一墙之隔的涵涵,却健康活泼聪明可爱。
她天天听着隔壁传来的欢声笑语,心理愈发失衡,每当自己的孙子吃药打针时,她就想:“为什么涵涵那么健康,这不公平!”
于是,她在听说邻村经常丢小孩时,便动了让涵涵消失的想法。
事发那天,看到涵涵一个人在玩,她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恶念,无法自制地将一个与自己无冤无仇的4岁的孩子活活掐死。
这一切,只是因为这个孩子活泼健康,会跑会跳会笑,而已。
图片
02
如果说李秀玲是因为两个孩子对比过于强烈,还算事出有因的话,22年7月洛阳某村的这个案子,则是出于人性最纯粹、最深层的恶意
受害人冯某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靠父亲打工支撑自己和哥哥一路苦读。
当年她刚满18岁,在高考中取得了601分的好成绩,这对一个砖瓦房下长大的农村女孩难能可贵,很难想象她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
然而,就在她期待着美好的未来时,恶魔也在暗处悄无声息地窥视着她。
事发当天,母亲回娘家照顾生病的外公,父亲为了给孩子攒学费在外打零工,家中只留了冯某月一人。
而当下午父母回到家时,却发现家门大开,各种物品都整齐地摆放着,唯独孩子不见踪影。
一家人马上展开寻找,很快在家附近的一个废弃窑洞里找到了冯某月的尸体,身上盖着一块塑料布,头上有巨大的伤口。
一家人悲痛欲绝。
警方介入后,根据目击者提供的线索,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冯某民。
他跟冯某月是同宗的远亲,孩子问他叫伯伯,当天下午,他以帮忙打扫卫生为由,把冯某月骗了出来,有同村的小孩曾看到两人在一起做农活。
随后,他将冯某月带到事发的废弃窑洞,重击其头部,将其杀害。
一方是五十多岁的男人,另一方是年方二八的小姑娘,一开始很多人以为这是强奸杀人案,而据受害者亲戚说,对方动机只有两个字:嫉妒。
冯某民年过50,身患残疾,终身未娶,在农村糊口艰难,还要奉养八十岁老母,而受害人一家,虽不富裕,却儿女双全,团结和睦,女孩又十分争气,高考考出了601分的好成绩,未来前程似锦。
都是亲戚,都是农村出身,为什么自己孤苦一生,对方却幸福顺遂?
受害者一家美满的光芒,犹如利剑插在冯某民的眼里,于是,他选择将这团光芒熄灭。
这一切,只是因为这个女孩家庭和睦、前途光明,而已。
图片
03
而在所有因嫉妒而起的案件中,影响最大、后果最严重的,要数2002年的南京汤山镇早餐投毒案。
2002年9月14日清晨,一个老太婆一手拄拐,一手提篮,沿路叫卖着烧饼。一个男孩儿闻到香味,买了4个烧饼,自己吃一个,另外三个分给了一旁的堂妹,不久,四个孩子突然吐着血倒下,只有1个经抢救保住了性命。
而在不远之外的镇上,早已天翻地覆。
汤山中学的许多学生,在到校后不久,突然口鼻出血,成片成片地倒下。不远处的工地上,也有多个民工出现类似症状,且人数还在不断攀升。
很快,有人从这些受害者身上发现了共同点,他们全都吃了某家烧饼店的烧饼。
这家烧饼在汤山镇算是小有名气的小吃,因其口味出众受到广泛欢迎,许多早点铺子和推车摊位都会从这家店进货,还会供应到学校和企业,每天能用掉上百斤面粉,而最早上学的中学生和最早开工的工地,成了第一批受害者。
找到原因后,汤山镇的人便口耳相传着“烧饼有毒”,让其他人不要误食,同时救护车、家用轿车、建材货车络绎不绝前往医院,将病人源源不断地送去。
全都是普通人家,全都是买来烧饼当早点,谁能想到一块烧饼下肚,便是阴阳两隔?
最终,本次集体中毒事件造成3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的惨剧。
案件很快提级到公安部侦查,警方很快锁定了卖烧饼的店铺,并在店内面粉、白糖、油酥等原材料中检测到了和烧饼内同样的剧毒物质——毒鼠强,并在烧饼店内提取到了尚未用完的半袋毒物。
然而经过对店主陈宗武的突审,他的嫌疑很快被排除——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做这种杀头的事儿呢?就算做了,肯定也会销毁毒物,这么明显的破绽,像是有人故意留下的。
于是警方将侦查方向锁定到与其有矛盾的人身上,并查到一条重要线索:案发店铺隔壁的另一家早点店店主陈正平,当天上午突然告诉房东要回老家看望父亲,并从银行提取了大量现金。
同时其亲属反应,事发前一晚,陈正平曾多次离家外出,不知所为何事。
警方很快协同铁路公安展开抓捕,最终在上海开往洛阳的列车卧铺上将其抓获。
据陈建平交代,他早在事发前一个月,就购买了12支毒鼠强药剂和粉剂,并在自己小店内做了实验,9月13日晚上11点,他潜入陈宗武面食店操作间,将毒物投放在白糖、油酥、面粉等原料内加以搅拌,最终,这些剧毒物品被做成了烧饼,在第二天清晨,源源不断地被送到汤山镇人民的手中。
而被问及为什么要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儿时,陈正平的答案依然是两个字:嫉妒。
都是做面点生意的,他嫉妒对方店铺生意兴隆,受到当地人的喜爱;而自己却生意惨淡,无人问津。
这一切,只是因为对方店主苦心钻研、用心经营,而已。
图片
04
嫉妒这种感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
你没有做错任何事,只是想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而在你成功做到这一点时,在黑暗的角落,嫉妒的目光正如影随形。
你压根不知道对方是谁,对方在哪,对方会干什么。
他们如同无声爬行的毒蛇,会在你最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跳过来,咬上一口。
从心理学上讲,嫉妒的一个核心特征是,被嫉妒的对象与自己高度相似。
就像我们不会无端去和达官显贵作比较一样,人只会把身边具有相似性的人列为竞争对象,且双方在某方面可能具有相同的条件和起点。
第一个案子中,两家人一墙之隔,做了二十多年的邻居,前后获得孙子,一个活泼强健,一个却恶疾缠身。于是,后者的奶奶便心理失衡了,她不去想天下多的是健康的孩子,她只是再也不想隔壁传来欢声笑语。
第二个案子中,受害者和凶手系同族宗亲,一个靠劳动改善生活,家庭美满、子女争气,一个却贫困孤苦,身患残疾,终身无妻无子。午夜梦回中,也许后者也曾无数次盘问命运,自己到底哪一步行差踏错,为何同样的起点,结果却如此悬殊?
第三个案子中,两人同样经营面点铺子,可能在凶手心中,两人的技艺水平也相差无几,为什么市场却只欢迎对家的烧饼?同样是起早贪黑,为什么对家门庭若市,自己却门可罗雀?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时运不济?
俗话说,人不怕穷,只怕比,在比较中追问,在追问中迷茫,在迷茫中失衡,最终,汹涌的嫉妒心便吞没了理智——我宁愿陪你一起死,也不想看你好好活着。
可怜受害者,到最后一刻,都不明白无冤无仇的人,屠刀为何会突然出现,又为何会落到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