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思茅曼连社区:着力打造城郊和美生活圈

  走进曼连社区天干箐村民小组,绿树和色彩缤纷的花卉环绕着美丽村庄、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一幅“城郊和美生活圈”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图片
改造后的曼连社区。供图
  曼连社区属于典型的城郊结合部社区,社区党委下设1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10名。社区于2013年进行“村改居”,由于社区面大事杂、社会化管理功能不完善、流动人口多、遗留问题复杂,治理难度大。
  2023年8月,曼连社区天干箐小组被确定为思茅区城郊十个人居环境提升打造示范点之一,后被确定为区委“书记领建”项目,天干箐小组围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郊结合部治理与发展需求实际,以激发群众治理主体作用为重点,打造“城郊和美生活圈”,以点带面,现在已形成片区整治提升项目,即天干箐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约8940亩,深入挖掘片区“站”“城”“茶”“山”“湖”“村”资源,全力将项目片区打造成为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和美乡村典范,这是思茅区南屏镇激活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图片
天干箐小组开会讨论。供图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曼连社区天干箐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与家园美化提升改造,自觉拆除自家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以网格化治理为依托,拓展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党员带头,网格员参与发动群众,共建美丽家园,村民主动拆房让路、主动拆除围墙打造开放式庭院,村民自愿拆除围墙并让出2米用于道路建设,道路从4米扩宽到6米,同时还建设了400米污水管道,250米排水沟和3个小花园,打造开放式庭院围墙拆除25户,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出门入园的建设已初具雏形,完全改变了以往小组路窄、环境差,游客都不怎么愿意来的局面。
  培养居民自治 浇筑基层治理坚实基础
  党员带头发动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让村民成为项目的选择者、建设的主力军、运营的主体和实际的受益人,盘活优质资源,将资源变资本,与新兴业态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康养、城乡融合的农文旅发展之路,发展高端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业态。在此过程中,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项目建设的“先行棋”,通过协调资金支持、小组出资的方式扩宽道路、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措施提升硬件环境,采用“社区测评+小区互评+居民自评”的考评模式,以评促干、以干促变,引导居民从卫生和美化做起,争当“和美家园”建设主人翁。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真正实现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从“无法管”到“有法管”,从“管不了”到“管得好”, 从“不想管”到“自己管”的“四管”状态。
图片
改造后的曼连社区。供图
  任贤使能,让人才“活水”汩汩流淌
  加强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三乡”队伍建设,支持和引导“三乡”人才在社区治理发展中发挥作用。充分考虑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的需要,深入开展需求调查,虚心问计于民。召开党员、村干部、乡贤等层面的座谈访谈,采取实地走访、充分进行规划与导引,聚焦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难点和痛点。将有思想、有公心、发展意愿强烈的“原乡人”纳入人才培养范围,强化专业技能与经营管理培训。引导在外的经济能人、文化能人、技术能人等乡贤和大学生“归乡”参与家乡发展。以“项目+人才”的方式引进乡村振兴人才,吸引“新乡人”参与治理建设,项目发展融合风貌、文化、治理等场景,进一步彰显本地特色,最终形成留得住“乡愁”的统筹合一的生活圈。
  “提升改造后,现在到天干箐就餐、住宿的人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增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天干箐小组客栈、餐饮主理人们时常发出的感叹,现在路宽了、水清了、景也美了,大家干劲十足,村民们通过努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云南网记者 许芸翡 通讯员 陈奕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