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有“新解法”了

湖南日报6月7日讯(通讯员 陈瑶 莫鑫 全媒体记者 周倜)“这次我们成功为一位脑卒中后导致肢体痉挛和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实施了湖南省首例显微镜下选择性周围神经平衡术。”今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刘坤接受采访时表示。
接受手术的是来自安徽省的李先生。一年前,他因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导致的脑梗死而遗留了左侧肢体痉挛性偏瘫。尽管在当地接受了脑梗救治和颈动脉狭窄的开通治疗,但左侧肢体的偏瘫、肌张力增高以及行走步态的异常仍然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中风患者高达1494万人,其中约40%的患者会出现肢体痉挛偏瘫的后遗症,这成为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的一大难题。”刘坤介绍,当药物和其他非手术方法无法有效缓解痉挛时,经过综合评估,手术便成为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图片
经过全面的检查和多学科团队的术前评估,刘坤主任团队决定为李先生实施选择性周围神经平衡术。
通过电生理监测辅助下精细的微创手术,包括神经的松解、部分切断以及神经转接移位等,这样的手术方式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偏瘫肢体肌肉痉挛和高肌张力问题,显著改善了其行走时的异常步态。
“这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卒中后康复半年后出现痉挛性偏瘫、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等患者。”刘坤告诉记者,此手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痉挛和畸形,还能保留原有的肌肉力量,为患者后续的康复训练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偏瘫患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
术后,李先生的患肢肌张力明显降低,后期有望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刘坤表示,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后续的康复也至关重要。术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也是恢复的关键。同时,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必不可少,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