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丨专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

当世界发生战乱或冲突时,会有许多国际组织派遣专业人员前往这些危险的地方救助战乱受害者,而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去年12月访问加沙地带后,用“一切都在崩塌”来形容当地局势。国际社会应怎样努力缓解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应该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她对于与中国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呢?让我们一起在对话中寻找答案。
邹韵:主席女士,非常感谢您接受《高端访谈》的专访。作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您从人道主义角度是如何看待在国际舞台上发生的这些紧张局势的?
图片
斯波利亚里茨:的确,我们看到武装暴力冲突在不断增多。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局势正在迅速演变,带来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压力,给人们带去了苦难,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物质破坏。我们还注意到,这些冲突正在迅速升级,并外溢至世界其他地区,产生连锁反应。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多地的粮食安全形势随着乌克兰局势而恶化,尤其是中东和非洲。而我们从加沙的情况可以看到,冲突在世界多地还有可能继续升级。当务之急是政治领导人应该共同努力寻找出路,而出路就是通过政治谈判解决。
图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 斯波利亚里茨:我刚刚去了欧洲加沙医院,所见所闻令人瞠目结舌。我们不能对此视若无睹,这是一场国际社会共同目睹的道德滑坡。
图片
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数据,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截至2024年6月6日,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达36654人,受伤人数达83309人。
联合国安理会4月11日发布报告称,本轮冲突已经导致224名人道主义工作者殉职,超过了有记录以来任何一场冲突一年内导致的殉职人数的三倍。
邹韵:您去年12月到访加沙地区,用“一切都在崩塌”形容当地民众的苦难。所以当地的情况究竟有多糟糕呢?另外,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计划如何加大援助力度呢?
斯波利亚里茨:我去年12月中旬到访加沙,去了当地的医院,那里的景象让我惊愕难过。据我了解,自那以后情况还在持续恶化。当地的人们不仅仅因为军事行动丧生,还因为缺少食物饿死。没有食物、没有水,人们因此不断丧生。医疗系统也在迅速崩溃。
邹韵: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您格外痛心和震惊?
斯波利亚里茨:目之所及都让我痛心,但是最难以忍受的还是看到孩子们遭受苦难。有些孩子失去了手脚,失去了父母,孤身一人承受苦难。现在孩子们还因为没有食物而忍饥挨饿。
图片
邹韵:您刚才描述的形势之严峻,已无法用语言形容。您认为减轻当地苦难,或者说解决如您描述的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的关键是什么?
斯波利亚里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提供医疗救援、恢复供水,为人们提供紧急援助。同样,我们也要重点帮助释放仍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质。我们敦促各方继续谈判,达成协议。加沙目前发生的这些情况是不人道的。看到那么多人受到这场冲突影响,那么多人陷入绝望,这令人无法忍受。
邹韵:所以您之前说过,人道主义者无法解决那些需要政治承诺的问题。
斯波利亚里茨:我们在政治、安全和发展等领域开展工作。我们致力于搭建桥梁,促使各方回到谈判桌前达成协议。这一次,这座桥梁必须搭建得尽可能快。同时,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持沟通渠道通畅,维持通往和平的道路,让所有受武装暴力影响的人获得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所以支持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样的人道主义组织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严格保持中立和公正,我们的目标只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邹韵:中立,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试图传递的关键信息之一,因为这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遭到了一定的抨击与质疑,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在问:保持中立还有意义吗?中立是否导致了不作为呢?面对这些质疑,您认为中立仍然是或应该继续作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基本原则吗?如果是,如何保证贯彻这一原则?
图片
斯波利亚里茨:我们近期也注意到了,这种中立性饱受批评。我们一直因为中立受到批评,但没有中立我们就无法完成自身职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有160年历史了,是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从成立第一天起,我们就一直保持中立。在非常复杂和极端暴力的局势中,中立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先决条件。我们不仅与所有国家对话,还与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武装团体对话,说服他们允许我们为人们提供保护和人道援助,让他们了解国际人道法规定承担的义务。因为战争不是法外之地,在任何时候都有需要尊重、遵守的规则。试想,如果我们偏袒任何一方,或者说我们支持这一方而不支持另一方,并认为另一方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进入武装暴力冲突地区的机会。你可以看到,加沙地区需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来协助释放被扣押人员。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双方都信任的中立组织,不会只为一方工作。我们必须保持这一受人尊重的距离。我呼吁各国站出来捍卫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中立性,捍卫人道主义行动的中立性。因为如果破坏了这种中立性,我们将无法在某些地区开展行动,这些地区除了我们没有其他组织可以提供援助。归根结底,这一切都与尊重中立行动有关。
邹韵:关键是采取行动,而不是选边站。
斯波利亚里茨:要采取行动。当世界选边站时,我们选择站在人道主义这边。这正是我们的目标。
邹韵:你们会坚持自己的目标。
斯波利亚里茨:我们会坚持自己的目标。
邹韵:主席女士,人们痛恨战争,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恰恰在冲突地区发挥作用,改善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上任后,您去过很多冲突地区,您也有成千上万的同事在一线工作。您是怎么看待战争与和平的呢?
图片
斯波利亚里茨:我们今天看到,冲突一旦爆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就需要在当地待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看到,从冲突中恢复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很多家庭分离,很多人失去了亲人,留给双方的创伤并不能轻轻松松抹去。我们在上百个武装冲突之地工作,鉴于此,我们呼吁各国一起进行自我提醒:实现和平的唯一道路就是遵守战争规则,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在任何时候都要严守人道主义底线,杜绝反人道主义行径,这样才能恢复政治稳定。解决人道主义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政治协商,要发挥政治领导力,要有化解冲突、重归和平常态的意愿,而非诉诸武力。
邹韵:正如您之前引用的谈判人员的话,“迈向和平有百步之遥,而其中第一步就是人道主义行动”。所以您认为这是人道主义在冲突地区应该扮演的角色,对吗?
斯波利亚里茨:这句话我访问中国时在苏州大学的演讲中提起过。它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人道主义援助维持着通往和平的道路。我们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我们并不能提供最终解决方案。最终的解决方案一定是稳定局势、恢复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众带来繁荣。人们不希望靠人道主义援助生活,他们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
邹韵:没错,他们想要生活回归正轨。
图片
斯波利亚里茨:他们希望恢复和平与稳定,他们想看到孩子们重回校园,他们期盼看到孩子们拥有未来,而这一切在冲突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邹韵:主席女士,去年9月您正式访问了中国。这是您就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后首次到访中国,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您,这也是此访的亮点之一。他当时提到,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您当时听了这话有怎样特别的感受?您又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斯波利亚里茨:我认为这次会见非常重要。我很高兴地了解到,习近平主席不仅非常重视人道主义,还给出了坚定承诺。国际人道法的原则牢牢植根于中国传统之中,植根于各国传统之中。我看到了各国文化和国际人道法之间的联系。在我加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前,我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每当我在各地出差,发现人们在冲突局势中受苦受难时,我就愈发清晰、坚定地认识到维持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认识到人道主义对话的重要性、在冲突时期努力提供援助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让人们孤立无援,不能让人们感到被世界遗弃,这极其重要。
邹韵:您如何评价过去几十年中国在人道主义事业和维护国际人道法方面发挥的作用?
图片
斯波利亚里茨: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和平与安全方面,中国都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和地区参与者。所以我们希望中国发挥影响力,促进各国尊重国际人道法,因为中国拥有强大的话语权。
邹韵:与习近平主席会见时,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斯波利亚里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人道主义的了解之深刻,以及对人道主义事业、对推动各界尊重国际人道法的决心之坚定。我们讨论了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还谈到了繁荣离不开发展,发展需要和平与稳定。
图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于1863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旨在为受冲突和武装暴力影响的人提供援助,并积极推广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法律。1864年至1949年,国际社会在瑞士日内瓦缔结了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总称为《日内瓦公约》,是国际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首批加入《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国家之一。
2023年9月5日,斯波利亚里茨访华期间出席了第49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7名中国护理工作者获得南丁格尔奖章。在致辞中,斯波利亚里茨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对中国援外医疗工作表达敬意,并祝贺中国成为获得第49届南丁格尔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图片
邹韵:去年您出席了第49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中国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您认为中国成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关键贡献者,原因何在?
斯波利亚里茨:我在颁奖大会上深受感动。
邹韵:为什么感动?
斯波利亚里茨:因为我意识到了国际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社会根深叶茂,看到了中国护士们获得奖章那一刻的自豪之情,这意义非凡。在人道主义领域工作的每个人都是带着满腔奉献精神投入其中的。在那场颁奖大会上,我看到了日复一日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身上看到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出于在专业层面履行人道主义职责而做出的奉献,还出于对这份事业发自内心的个人信念。因为这些护士,就像我们组织的工作人员一样,经常冒着巨大风险前往危险的地方。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人,为他人、为他们甚至不认识的人提供帮助。这种精神凝聚着人性。
邹韵:您认为您这次访华的主要收获是什么呢?
斯波利亚里茨:此行让我更加确信,人道主义牢牢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之中。通过这次访华我也更加确信,中国始终支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并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鉴于中国的国际地位,这种合作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希望深化交流。在我访问中国之后,我们建立了许多合作平台,签署了多项协议。我希望这种合作能延续下去,希望我们在实践中快速取得积极、具体的合作成果。
邹韵:访华期间,有哪些经历让您印象深刻?
斯波利亚里茨:访华期间,我每天都和很多人交谈,有机会倾听和理解他们。我甚至还体验了书法。
邹韵:是的,我看到您在苏州大学体验书法。您感觉如何?
斯波利亚里茨:我很喜欢书法。它有安抚情绪的作用,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此行的另一个重要收获在于探讨国际人道法与维护和平途径之间的联系,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的人们与我谈到了这一点。在我访问之后,我们将沟通渠道持续了下去,继续阐述人道主义在维护持久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具体贡献。
图片
邹韵:您到访的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是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人道主义教育的教学科研机构。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成立这一机构的意义?它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斯波利亚里茨:这个机构非常卓越,它诞生于一个提倡思考和创新的环境中,将与我们一道致力于促进各方对国际人道法的尊重。同时,它也将研究如何更好地应对新挑战,应对战争领域出现的新工具、新手段,以确保我们在网络空间、在新技术极大改变战争形态的背景下,都能继续践行国际人道法。
邹韵:中国已成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采购物资和获得创新解决方案的重要枢纽,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提供帐篷、燃油桶、太阳能灯等必需品以及其他各种物资。您认为中国制造商品最大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图片
斯波利亚里茨:中国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重要的采购中心。我们采购的物资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广泛使用。作为人道主义物资提供方,我们需要高质量的物资,这些物资要在人道主义援助背景下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最优方式改善他们的处境。因此,我们也期待与中国机构、特别是研究人员合作,看看我们如何利用中国的创新潜力来规划应对方案、设计材料和设备,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们许多物资已经是在中国采购的了。
邹韵:最后,主席女士,我们来谈谈您自己吧。您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但您一上任就面临艰难局面。您经历了贵机构最严重的财务危机,进行了裁员和预算削减;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涌现,动荡的时期,动荡的世界……您对上述挑战有何战略思考?
斯波利亚里茨: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我担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第一年,但这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因为我们成功克服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危机,避免了人员动荡。我们正在走出这场危机,重拾对我们职责正当性和重要性的信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拥有近两万名员工的组织,我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使命,这是我们工作最重要的指引之一。我们希望守护人性。除此之外,夫复何求?尽管我们去年经历了危机,但我们的人员没有放弃使命,依然坚信《日内瓦公约》,未来160年也不会改变。
邹韵:对于那些想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您认为什么品质最重要?
图片
斯波利亚里茨:最需要的就是给予年轻一代选择和支持,这样他们才能有信心和勇气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人道主义援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需要医生,需要工程师,需要沟通专家,需要农业专家,因为我们可能在各种复杂的场景下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邹韵: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士。
斯波利亚里茨:所以学什么并不重要,因为在任何领域你都能做出贡献。所以这不是看你学习的专业,而是看你做事的决心,看你如何从更广阔的维度看待自己事业的意义。
邹韵:主席女士,非常高兴今天和您对话,也非常感谢您能够和我们分享您的观点,分享您对人道主义与各种国际议题的理解。非常感谢!
斯波利亚里茨:谢谢。
图片
在刚刚的专访当中,斯波利亚里茨表示,人道主义救援可能是冲突恶化的暂停键,但和平、发展、让人们的生活重回正轨,才是人道主义事业的终极目标。回忆去年9月的中国之行,斯波利亚里茨说,习近平主席对人道主义事业的了解之深刻、决心之坚定,令她赞叹。她高度赞赏中国对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期待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共同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
总策划丨慎海雄
总监制丨李挺
监制丨申勇 张勤
总制片人丨潘林华 解立楗 严敏
制片人丨阴丽萍
记者丨邹韵 薛婧萌
摄像丨路一鸣 李向伟 李春元
策划丨钱思羽
编导丨戚靖康 沈霖 胡炜炜 顾雪嘉
外联丨韩硕 庄莹
配音丨姚宇军
新媒体丨宣霁祐 王若同 钟一宁
策划支持丨欧洲总站
技术监制丨胡英
视觉包装丨冯锋 崔晨
后期主管丨赵辛
后期制作丨郝元翰 钱子琦 汲洋 袁悦翔 朱晓璞 李戌辰
音频丨马思遥
技术支持丨孙碧波 张文郁
鸣谢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