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港城融合新样板,山东港口(枣庄)对外贸易供应链综合服务推介会召开

6月6日,山东港口(枣庄)对外贸易供应链综合服务推介会召开。这是山东港口持续推动供应链产业创新发展,全面落实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三区互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图片
会上,山东港口集团进行对外贸易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推介。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投控集团和贸易集团分别进行业务推介。山东省港口集团枣庄代表处揭牌。
枣庄位于京沪廊道黄金中间节点,是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大运河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交织叠加区。近年来,枣庄奋力推动“强工兴产、转型突围”。2023年,枣庄市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0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3位,3项指标增幅居全省首位。依托京杭运河,枣庄市构建枣庄港“一港四区六作业区”发展格局,形成“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物流网络,枣庄港薛城港区泊位改造列入国家首批交通强国专项试点,2023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325万吨、客运量31.76万人次。
港城融合,互利共赢。2020年7月,山东港口与枣庄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商务+港口”机制赋能下,双方携手开展煤炭、铁矿石、香辛料等多货类大宗商品贸易合作,组建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打造了全国首家锂电出口“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的“枣庄模式”。同时,双方还积极拓展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研学基地及航道建设等领域的深层合作,共同谱写了港城融合、互利共赢新篇章。
图片
“得益于枣庄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广大合作伙伴的信任认可,山东港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在会上介绍,目前,山东港口吞吐量连跨五个亿吨台阶、突破17亿吨,集装箱量超越4000万标箱,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位,年复合增长率达6.7%、8.7%,高于全国沿海港口2.5、4.5个百分点。且枢纽功能稳步提升,通过340余条集装箱航线通达全球,依托50个陆港、100条班列辐射内陆,承载起全省97%的外贸货物量,年均拉动进出口贸易增长额近2000亿元。他介绍,山东港口已具备15类金融牌照及资质、延展80项物流综合业态,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
图片
会上,山东省港口集团枣庄代表处揭牌。作为链接港口和地方的桥梁纽带,山东港口枣庄代表处将致力推动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与枣庄优势产业体系互联互通、资源融合、优势互补,打造出港口+地方合作的新样板。此外,推介会上,山东港口贸易集团、物流集团、控股集团、职教集团分别与多家客户进行现场签约。
下一步,山东港口将更好发挥港口的枢纽平台作用,聚力打造供应链头部企业,拓展集成完备的综合功能,聚力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畅通便捷高效的商贸通道,同时,聚力推进“三区互融”,构建和合共生的生态圈层。(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