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央绿心上演速度与激情! 2024年第六届海珠湿地龙船景开幕

一年一度的海珠湿地龙船景是市民翘首以盼的文化盛事。作为广州海珠区“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海珠湿地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龙船景活动,成功搭建了展示和传播生态文化、龙舟文化、非遗文化的大舞台。
图片
今年的龙船景,精彩的龙舟漂移表演在湿地上演,动感英歌舞前来“炸街”助兴,此外还有千人龙船宴、千人参与的“招景探亲”和龙舟竞渡以及千人参加的龙舟体验课程,“三千”场面齐聚湿地,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丰盛的传统文化盛宴。
图片
千人龙船宴,在海珠湿地品味传统乡愁
“食过龙船宴,捞乜嘢都掂(干什么都成功)”。6月7日起,海珠湿地连续4天举办“百席千人龙舟宴”,喜迎八方客,共话龙船赛,齐品龙船饭。
在此次龙船宴上,湿地特邀邻里——土华十三社的村民共享这份传承千年的乡愁味道。6月7日傍晚,土华人齐聚湿地,同举杯,品龙船饭,场面热闹无比,这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一次乡情的凝聚和文化的传承。
据悉,在海珠湿地征地保护之前,土华村村民的果林、耕地就分布在此,万亩果园产出的石峡龙眼远近闻名。淳朴勤劳的土华村民世代在此生活劳作。经过十余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这片曾经退化的果林,如今蜕变为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绿洲。十余年,湿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良好的生态效益带动了经济效应、社会效益,为海珠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包括土华村在内的湿地周边村社,既是生态保护的受益者,也是生态保护的支持者。
图片
可倒挡,会漂移,叠滘龙船表演在湿地上演
鸣鼓、划桨、急刹转弯……6月8日,海珠湿地龙船景正式开幕。当日上午,宛如水上特技漂移的叠滘龙船表演在海珠湿地石榴岗河段上演。水上,全程高燃,岸上,围观市民人头涌动。
在专门为龙舟表演准备的弯道中,一艘细长的龙舟划破狭窄的河涌水面,一鼓过三弯、极度“丝滑”,随着船身甩出一式“神龙摆尾”,岸上欢呼一片。
图片
图片
除了让人热血澎湃的叠滘龙船表演,“中华战舞”潮汕英歌舞也来到湿地“炸街”助兴。英歌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舞者伴随着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潮州大锣鼓起舞,舞姿刚劲有力,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图片
水上激情狂飙、势不可挡的龙舟,与岸上洒脱阳刚、阵势英武的英歌舞遥相呼应,势不可挡。
端午假期三天,海珠湿地还有上千人参与的“招景探亲”和龙舟竞渡、上千人参加的龙舟体验课程,加上千人龙船宴,“三千”场面齐聚,场面壮观。
图片
传统龙公开赛、标准龙公开赛轮番上演
6月10日端午节当天是此次龙船景活动的比赛日。当日上午将举办传统龙公开赛,7支队伍将进行6轮比赛。传统龙更具文化特色和看点,夺旗、转身、折返、冲刺的竞赛特色,让龙舟气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片
当天下午的标准龙公开赛则规模更大,队员也更加专业。公开赛共有16支队伍进行9轮比赛。本次公开赛前四除了奖杯、锦旗,还将获得主办方准备的近10万元奖金奖品。
招景探亲,“同舟”共享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成果
按广州传统,端午前,作为东道主的各村各族会派出请帖,邀请兄弟村来访,岸上老翁敲锣招呼各村各社上岸休憩,饮茶食饼。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区,区域内39条河涌与珠江相通,河网纵横交错,水域面积达380公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优势,为前来湿地探亲的龙舟队提供了便利。
6月9日上午8时,海珠湿地石榴岗河段“招景探亲”活动将启动。届时,来自龙潭、上涌、猎德、陈边、河村、塘步、东村、植村等近40个村社的龙舟队将穿梭在石榴岗河上。
应邀到场趁景的龙舟将在湿地爱莲亭码头靠岸,“扒仔”将上岸吃龙船饼、喝茶。
据悉,龙船“招景探亲”是村与村之间借龙船联络感情的纽带、增进友谊的传统方式,而海珠湿地“招景探亲”更是增进湿地与周边村社的交流互动,倡导“同舟”“共享”的集体精神,与湿地共享共建绿色和谐社区。
既可体验水上龙舟竞渡,也可参与旱地龙舟赛
海珠湿地以端午文化为契机,围绕民俗文化中“礼、承、匠,脍、乐、御”六大要素,推出比以往更潮,更接地气龙舟文化系列活动。在这里,龙舟可以“游”,也可以“玩”,既可以下场体验龙舟竞渡,还可以玩一场毫无“水分”的旱地龙舟赛,更有古法沐兰、创意墟市、汉乐表演、国潮舞蹈、射五毒、粽子DIY、五彩绳DIY等时尚潮流的新玩法,观赏性高、趣味性足。
线上活动丰富,线上同样精彩。端午期间,“岭南龙舟漾古韵 绿美湿地展新姿”短视频直播大赛同步开启。此次比赛分为视频传播竞速赛和现场直播邀请赛。传播竞速赛在5月28日已启动,6月10日结束。现场直播邀请赛于6月8日至10日期间进行。
比赛结束后,主办方将根据参赛主播的作品阅读量等数据进行评分。大赛广邀自媒体博主前来海珠湿地,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打卡龙船景系列活动,围绕龙舟文化展览、龙舟竞渡比赛、龙舟市民体验、龙舟文化互动为主题进行视频内容创作,一同呈现海珠湿地的优美景象和广州本地的民俗风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海珠湿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通讯员:海珠湿地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何钻莹 通讯员:海珠湿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