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走进北京西城检察院沉浸式体验“检察官”职业 化身“书记员”“普法员”参与检察业务

检察院与检察官是什么样的?是《沉默的真相》中竭忠尽智、燃灯前行的赤子之心,抑或是《第二十条》中坚守“法不向不法让步”的责任担当?6月3日至6日,怀着对这一职业的憧憬和疑问,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走进北京西城检察院,开启了为期四天的“沉浸式”职业体验。30名学生被分为8组,直接进入各个业务部门,跟随一线办案检察官,参与日常工作,不仅了解了检察官这一职业,也学习了很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职业体验活动最后,有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称,有人因缺乏法律常识而犯罪,作为青少年,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图片
30名高中生走进西城检察院体验检察官职业 跟随一线办案检察官参与日常工作
6月3日,北京西城检察院进行了一场“检察官职业体验”活动,这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的30名高一学生被分为八组,直接进入各个业务部门,跟随一线办案检察官,参与日常工作,在“零距离 ”观察、“亲历式”参与、“面对面”互动中,共同揭开检察机关神圣而又朦胧的面纱。
图片
为帮助同学们夯实法律基础,强化法律意识,初步熟悉了解检察机关组织架构和特色工作,职业体验第一步从观摩法治教育基地、聆听法治教育讲座开始。
检察官老师们瞅准时机,为同学们精准“投喂”法律知识。“有些事情不能忍,校园欺凌和家庭暴力只有0次或是无数次。” 在“新起点”基地未检综合办案区宣教墙,检察官向同学们介绍未成年人自护要点。
“大家看,这就是现在流行的电子烟,形式多样,让未成年人防不胜防。”北京西城区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科副科长张梁、专卖监督管理科稽查员厉明远以“防治电子烟”为主题讲授了一堂法治课。
图片
“明知他人犯罪,还向其出租或出售银行卡,又提供转账‘刷脸’等行为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学生走进西城法院,旁听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的庭审,不仅亲身感受到法庭的庄重、法律的威严,还学习了法庭审理程序和相关法律知识。
在实践中体验“书记员”“普法员” 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检察业务
职业体验第二步引导同学们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实践者”,身临其境地参与检察业务。“爷爷您好,请问您有什么诉求需要我们的帮助?”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如何接待当事人。
“走,出发,我们去外调。”随后,他们又前往“北京市西城区阳光中途之家”司法所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他们甚至还参与了外调,赶赴琉璃厂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收集文化遗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线索。
“好多高科技设备,这和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提讯室一模一样。”来到刑事立案监督部门的同学,被带到西城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了解警用设备设施,体验刑事立案、侦查基本流程。
图片
“老师,这么多卷宗怎么看呀?”被分配到普通刑事犯罪检察、经济犯罪检察、轻罪检察办案部门的同学们,获得了“书记员”的身份,逐步尝试将案卷材料转化为结案报告中的一项项证据。与此同时,检察官老师细致讲解着案件概况和相关法律知识。
“咚!现在开庭!”随着法槌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备受期待的模拟法庭“剧本杀”如约而至,激烈的唇枪舌战拉开帷幕。控辩双方展现出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饰演被告人的学生也充分代入角色,以饱满的感情和朴素的言语表达了自己诚恳的“悔罪”态度。
图片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代班普法员’,下面请随我一同步入‘新起点’基地。”阅卷、提讯、案件讨论……经过涉未成年人实务工作的磨砺,未检办案组的两位同学正式上岗“代班普法员”,从未成年人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展示未检综合办案区宣教、展示、办案三大功能。
图片
参与学生:有人因缺乏法律常识而犯罪 青少年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在职业体验接近尾声之际,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检教同行 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暨青少年体验式普法特色活动现场会。
会上,西城区检察院介绍了六年来开展检察职业体验的创新实践。该院从2018年开始探索体验式普法形式,不断总结发展,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让更多的同学拥有“更近距离”的体验,在人员数量、时间安排、活动形式上均实现了转变和突破;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以“更实”的内容实现“更具象化”的感受,帮助参与的同学们从以往的“倾听者”“旁观者”转变为现在的“参与者”“实践者”;活动理念不断更新,从“更深”的合作实现“更多维度”的发展,活动吸引了市、区两级更多领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和加入,实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
与会人员观看了此次活动的成果短片,倾听了北京四中师生们对此次活动的切身感受和深刻感悟。北京四中学生处主任、校长助理秦福来代表学校对西城检察院给予四中的法治援助和法治校园建设的指导表达感谢,并感谢检察官们四天中的辛苦付出和精心安排,让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检察工作,学习了法律知识,领略了司法程序,理解了法治精神。
高一6班的计奕分享了其跟随检察官一同前往讯问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的经历,在接触当事人的过程中,她第一次认识到,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犯罪嫌疑人)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更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导致犯罪。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也要用自己的知识来提醒身边人,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北京四中高一8班的郝晨汐说,这次职业体验让其对检察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也看到了检察工作特别是公益诉讼检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也会继续坚定学习法律的梦想,争取在未来进入法律行业,弘扬法治精神,捍卫公平正义。”
实习生 熊佳 通讯员 李琢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