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医院专家隔空施妙手,为孝感患者完成高难度远程手术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6月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团队通过国产5G远程机器人,隔空为孝感一位患者成功实施左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左肾部分切除术。据了解,这一模式可能成为未来医疗优质资源下沉基层的主流趋势。
68岁的魏爹爹(化姓)近两月频繁腰痛,于5月29日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随后被发现左肾长了肿瘤,且医生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肾盂旁边还有巨大囊肿,手术不仅复杂而且难度极高。
得知这一消息后,患者及家属第一时间要求转往大医院。该院泌尿外科主任罗仪建议,魏爹爹在当地接受5G远程机器人手术,可通过一次手术解决肿瘤和囊肿两大问题。
图片
王行环教授在武汉远程操作手术机器人,为孝感老人完成手术
“我在孝感,主刀教授在武汉,远程操作能保证效果和安全吗?”老人非常担心。罗仪耐心解释,这次主刀医生是国内泌尿领域一流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首席专家王行环教授,手术全程可实现“零卡顿、零误差”,而且医疗费用更节约。了解了手术专家与方案后,老人同意在当地接受治疗。
6月7日一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内,手术开始。王行环教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5G远程技术操控机器人,仅40分钟就完成了左肾盂旁囊肿去顶、左肾部分切除两个高难度的复杂手术。
术后,老人状态良好,第二天就能进食,预计一周后可出院回家。
“远程机器人手术不仅是国产医疗装备的创新,也是医疗服务的变革。它可以打破时空、资源等限制,让更多的基层患者享受到一流专家的诊疗帮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委书记杨鹏鸣表示,远程机器人手术也大幅降低就医成本,未来医院将继续依托中南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平台,开展更多远程诊疗手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主任杨琨介绍,中南医院建设了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医学—遥感联合实验室”,为基层医院培养机器人手术医生的同时,还可通过遥感检测技术解决机器人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积极推进医工交叉的研发。通过培训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解决手术机器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如研究和解决远程手术中延时问题、操作过程中器械碰撞问题等,并深入参与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技术研发,推进国产手术机器人发展和改进,提高机器人手术效率与安全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孝感市孝南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张险峰认为,此次国产机器人5G远程手术是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折射出近十年来我国整体医疗装备与基层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基层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让大专家进行远程治疗,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现在全部实现了。我们对‘互联网+医疗+医疗装备’所带来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充满了期待。”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