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连吃5颗,肾衰竭了!最常用的消炎退烧药布洛芬还能吃吗?

图片
宁波男子连吃5颗布洛芬,肾衰竭了?
媒体报道,宁波的小李(化名)感冒后出现了高烧。基于以往感冒发烧的经验,小李从药店自行购买了一盒布洛芬,在体温上升至39度时服用了一颗;4小时后由于体温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继续服用了一颗布洛芬。8小时后,体温还是没有降到正常,小李于是再次吃下一颗布洛芬。就这样,每隔4小时吃一粒,小李竟连续吃下了5粒布洛芬。
最终,体温是下降到了37℃,随之而来的却出现了腰痛、乏力、恶心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其血肌酐骤升到了958umol/L,达到了正常值的十几倍,小李被诊断为肾衰竭。
肾内科接诊的医生介绍,布洛芬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是一个药物大家族,这类药物具有解热、抗炎、镇痛等功效,常见的比如吲哚美辛(消炎痛)、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医生同时警示说,这类药如果使用不当,超剂量服用,可能会产生一种严重的毒副作用,就是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直接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大家日常切不可能胡乱服用这类药物,警惕药物滥用伤了你的肾脏!
哪里不对?布洛芬是一种安全的药物
新闻中的故事尽管全须全尾得很,还是感觉哪里不对。
因为,第一,布洛芬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药物。
布洛芬和新闻中提到的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用的唯二退烧止痛药,也是权威机构推荐用于儿童的两种退烧药。
之所以做出这种推荐,是因为,充分的证据表明,只要按照经过药监机构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用量用法来服用,这两种药物都非常安全。
具体到布洛芬,成年人推荐的剂量是每次0.2克,每隔4-6小时1次。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成年人每天可以服用的治疗剂量布洛芬可达1.2克。
而一个成年人每天(24小时)服用布洛芬的最大容许剂量达2.4克,是最大治疗剂量的1倍。即,一个成年人,每天服用2.4克布洛芬也是安全的。
而且,对于急性肾衰竭来说,这个2.4克仍然有相当大的安全系数。一般认为,如果单纯超量服用布洛芬,要导致急性肾衰竭,平均需要每天服用达7克以上的布洛芬。
其次,新闻中的“小李”是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建议治疗剂量服用的布洛芬,根本没有超量。
根据报道,小李是在服用第一粒布洛芬后4小时服用了第二粒;在第8小时,即又过了4小时再次服用了1粒。依此服法,小李每隔4小时吃一粒,“连续”吃下了5粒布洛芬。
我国药监局批准了几百个含有布洛芬的药物文号,成年人服用的布洛芬制剂,主要有两种规格,每片(粒)含布洛芬0.1或0.2克。
即便以最大剂量规格的0.2克制剂来说,小李每间隔4小时服用1粒,“连续”服用5粒,即在16小时内服用了1克,在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常规治疗剂量范围内;而每间隔4小时服用1次,也没有违反推荐的服用方法。
总之,新闻中的小李根本没有超剂量服用布洛芬;而且服用的总剂量更是在安全范围内,理论上根本没有发生急性肾衰竭的危险。
存在额外的危险因素
当然,以上有关布洛芬与肾衰竭的数据是建立在单纯超量服用布洛芬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其他额外的危险因素,另当别论。
而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严重脱水,将极大地减低肾脏对布洛芬的耐受性,增加发生肾衰竭的风险。
也就是说,如果存在长时间大量出汗,严重腹泻和呕吐,在短时间内大量失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身体严重的脱水,血容量显著减少,从而更容易造成急性肾损害。此时服用布洛芬,需要更加谨慎,更严格的控制剂量。
这是为什么呢?
这需要从布洛芬导致急性肾损害的机制说起。
使用不当,布洛芬是如何祸祸我们的肾脏的
图片
布洛芬和其他类型的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一样,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减少炎症组织和下丘脑中重要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的合成实现消炎、止痛、退烧效力的。
目前已知,COX至少存在两种亚型,COX-1和COX-2。
COX-1则存在于正常组织,其催化合成前列腺素在这些组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而被称为组织型COX。
COX-2主要存在于炎症组织,不存在于正常组织,因而也被称为诱导型COX。
布洛芬并不挑,可以无选择地抑制这两种COX的活性。
如果大剂量连续服用布洛芬,组织型COX-1活性同样受到抑制,组织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受阻,造成由前列腺素执行的生理功能障碍,产生毒副作用。
布洛芬的这种毒副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上消化道损害,严重的可以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二是肾损害,严重的能发生急性肾衰竭。
在肾脏,前列腺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扩张肾动脉,维持肾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
图片
在身体不缺水的正常血容量状态下,前列腺素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低血容量情况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儿茶酚胺能系统的上调导致全身和肾血管收缩,刺激组织内肾前列腺素的产生,扩张肾动脉来维持营养性的肾灌注和功能性的肾小球滤过。
如果大量、连续服用布洛芬,就会抑制组织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抑制了前列腺素的这种保护作用,从而容易发生肾损害,乃至肾衰竭。
由此可见,布洛芬导致急性肾衰竭需要两个件共同作用:
超大剂量服用药物,
和脱水造成的低血容量
布洛芬以外的其他NSAIDs大多也像布洛芬一样,可以同时抑制COX-1和COX-2,因而也存在导致急性肾损害的风险。
对乙酰氨基酚不是非甾体消炎药,不会造成肾损害
图片
报道借医生之口称,另一种甚至比布洛芬更常用的退烧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也属于NSAIDs,也可以造成肾损害。
这种说法不正确。
事实上,对乙酰氨基酚不属于NSAIDs,也几乎没有肾损害风险。
这是因为,布洛芬等NSAIDs和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作用部位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NSAIDs则作用于全身。
这也就意味着,对乙酰氨基酚对外周炎症组织和正常组织的COX酶抑制作用都非常小。
研究已知,对对乙酰氨基酚在抑制中枢COX方面的效力几乎与阿司匹林一样,即具有与阿司匹林相当的退烧效力;但其抑制外周COX酶的作用仅相当于阿司匹林的5%,相当于另一种NSAIDs吲哚美辛(消炎痛)的0.02%。
因而,对乙酰氨基酚几乎没有消炎作用,同时也一样几乎没有造成肾脏损害的风险。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药物
充分的证据表明,只要遵守推荐的治疗剂量和用法,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世界上最常用的药物,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药物。
这两种药物大都以非处方药的形式销售,患者可以不凭医生的处方直接从药店购买,并根据药品说明书自行服用;
这两种药物也是WHO等权威机构推荐可以用于儿童(对乙酰氨基酚用于3个月以上,布洛芬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和儿童)的唯二退烧药;
都足证了两者巨大的安全性。
而新闻中的小李,既没有超大剂量服用布洛芬,也没有任何提及脱水的表述,肾衰竭来得似乎毫无依据。
无论是实例还是段子,尽管文章似乎旨在警示滥用(超剂量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退烧药的用药安全。但,由于讲故事的人对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缺乏正确的认知,实际上是渲染了“即便常规服用治疗剂量,也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严重毒副作用”的用药恐慌,具有很大的误导性,我们不能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