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有绝活丨将中医非遗技艺带到火出圈 花甲女教授何以坚守40余载?

【编者按】成长的路上,你是否遇到过“身怀绝技”的老师,让沉闷的课堂生动有趣,把特长变成赋能学生的“法宝”,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成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大河网高考策划《我的老师有绝活》,看老师们如何用“绝活”托起下一代的梦想。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提及中医药,不少人知道针灸、拔罐、推拿、刮痧,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艺却鲜为人知。何谓中药炮制?6月8日,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科教授张振凌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中药炮制是一种将中药材加工成生熟饮片的技术,医圣张仲景对中药炮制要求是‘极令净洁’,临床应用‘生熟有定’ ”。
由于中药炮制技艺涉及净、切、蒸、煮,常在“烟熏火燎”中加工生产和实验操作,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而年过花甲的张振凌却在这一领域深耕了43年,并将这一学科带到火出圈。
图片
建炮制实验室  她让炮制学科广受关注
张振凌出生于1957年,自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后便留到炮制教研室任教,在原思通、王正益等老一辈炮制专家精心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到炮制教学研究过程中,课堂教学、实验指导,几十年从未间断过一届学生。张振凌说,从1982年至今,她参与过40多届的本科教学工作,指导了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药炮制是中药学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它对保障药效、用药安全都十分重要。”张振凌介绍。
在担任学科主任以后,张振凌还兼任实验室主任,设计炮制手工操作实验台、模拟GMP炮制车间和饮片净制切制生产线……在张振凌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下,河南中医药大学建成了全国中医药院校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最具炮制学特色的教学实验室,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
作为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振凌非常注重河南特色炮制技术的传承和发展,重视河南饮片企业炮制特色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她首次提出河南是中药炮制技术起源地。
“当时建炮制教学实验室时,家里的房子正需要装修,两边装修同时开启。我天天蹲守在炮制实验室和展厅忙得团团转,几乎没怎么关注过家里的装修。新家搬迁没多久墙皮就开始脱落了,但炮制实验室和展厅却成为中药文化和技术的宣教基地和热门打卡地,全国中医药院校、各地企业争相参观。”谈及这段过往,张振凌说,让中药炮制学科受到这么多人关注,她很骄傲。
主持编写教材  她让学生了解仅麻黄就有3种炮制品
除了实践操作,张振凌还主持编写多部教材。为了让更多专业的学生认识到炮制的重要性,她给中医相关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给制药工程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工程学,给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中药发酵炮制学,使古老的炮制学科外延得以创新发展,其中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图片
随着科技进步,中药炮制也在不断创新。张振凌举例道,“我们最早对含有斑蝥素的中药斑蝥进行碱制创新炮制,降低毒性的同时,提高了抗肿瘤作用”。
张振凌认为,通过加工炮制,不仅把草根树皮制备成了可以用于汤剂和成药的中药饮片,更改变了药材的外形、颜色、气味,乃至改变了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吸收代谢等。
在教学过程中,张振凌特别注意要把问题讲清楚,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激情。在最受学生欢迎的炮制实验实践课程上,张振凌时常指导学生操作,比如,把艾叶制成绒就可以艾灸,用扫把分次把王不留行炒爆花便于煎煮,把阿胶丁炒成珠易于粉碎,把大小不等的陈皮切成一条线,不但外观漂亮还满室飘香。
“通过中药炮制的学习,我掌握了炒王不留行、蛤粉炒阿胶等技能。”河南中医药大学2022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王振兴兴奋地告诉记者。该校中药学硕士研究生燕梦晴同样感触颇深地说:“经过张教授的讲解,我了解到仅麻黄就有三种炮制品,并且三种炮制品针对不同的年龄人群。比如生麻黄适用于青年人、炙麻黄适用于老年人,而麻黄绒则适用于小孩子。”燕梦晴说,炮制课让她深刻认识到中医的神奇之处。
中药马钱子含士地宁等有毒成分,砂烫炮制使其分解成为毒性小疗效高的新成分,从而降毒增效,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强的镇痛抗炎效果,但炮制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有毒成分的转化。
张振凌说,她带的研究生林秀敏以此开题,最终研究成果制马钱子粉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收入新版《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成为标准,用于指导马钱子炮制生产和临床应用。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 她要坚持传承、创新
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制剂与分析学科学术带头人,未来,张振凌将如何引领这门学科持续“发光发热”?
“参与斑蝥、地黄等中药的炮制研究并取得成果,使我认识到,中药炮制技术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具有很深的科学内涵和临床应用价值,炮制这个行业更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动。”张振凌感慨道。
图片
张振凌举例道,对四大怀药、禹药、宛药等河南主产大宗药材实行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及推广,不仅节省工序缩短炮制时间,还可显著提升饮片质量;对蒸晒、制霜、熬胶、复制等传统中药炮制技术进行工艺优化和饮片质量提升,指导企业应用冻干等新技术用于饮片加工炮制过程,创新鲜地黄等中药饮片保鲜技术。
截至目前,张振凌对斑蝥、菊苣、文冠果、红豆杉等中药炮制方法的创新,建立的药材饮片质量标准,已收载于《中国药典》和《河南省中药材标准》,丰富了中医临床用药,推动了行业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药炮制既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振凌说,河南是中药炮制技术起源地,她希望能进一步挖掘整理河南特色炮制技术与文化内涵,进一步开展医圣仲景特殊炮制方法与应用特点研究,进行河南道地药材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研究与推广,对中药炮制研究持续创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