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聚焦“三张清单”全面推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置顶推进“一号工程”

图片
奋楫逐浪——海南自贸港建设系列观察⑨
■ 海南日报记者 曹马志
砥砺奋进,只争朝夕,琼岛大地的奋斗图景,令人心潮澎湃——
琼北,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项目,这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建设项目中最大的基础性工程正有序收尾,建成后可实现每年172万辆次离岛货车、4400万吨离岛货物的查验任务;
琼东,琼海博鳌机场封关运作建设项目已通过民航专业工程行业验收,硬件建设全部完成,海关与安检共用的CT机、X光机、自助验证闸机等设备均已就位;
琼西,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正加快建设,将新建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4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项目投用后洋浦港将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550万标准箱;“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累计登记船舶46艘,总载重吨超531万,入籍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打好封关运作准备攻坚战,关乎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和各界对自贸港的预期。海南将封关运作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聚焦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压力测试清单“三张清单”,全力以赴全面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封关运作目标。
勠力同心 全面推进
俯瞰海口新海港片区,正在满负荷施工的“二线口岸”相关通道新建工程项目上,近千名建设者奋战在墩柱、承台、箱梁等工程节点。
在项目TJ02标段驻地,墙上一张长2米、宽约1米的示意图,用迷你三维模型图案清晰标注该区域互通四条匝道桥的核心施工内容,直观展示着桩基、承台、墩柱、桥梁联数。“做完一块马上用记号笔涂好,方便及时掌握最新进度,从而更高效调配施工资源。”项目部负责人胡冰说,得益于此,该项目长33.2米、宽28.2米的转体桥主墩下承台较原计划提前14天浇筑成形。
“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项目建设当作全年‘置顶’工作来干。”海南交投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海口片区负责人黄泽丰介绍,项目不仅有季度计划、月计划,还有周计划、日计划,每天按计划执行、复盘、调整,预计10月将完成桥梁主体结构,年底全线建成通车。
笃定目标“置顶”干。全省各地的海南封关运作保障项目建设现场,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松懈,广大参建人员始终保持昂扬姿态,推动项目蓝图变实景。
去年7月,三亚机场国际航站楼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提前半年完工,成为全岛首个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封关运作项目。截至目前,海口、三亚、琼海三座机场共计5个封关运作项目已成型,为全省推进压力测试做好准备。
儋州市10个封关运作硬件项目全部如期建成;海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建设项目,海口海关智慧监管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海口海关植物隔离检疫中心文昌、三亚苗圃升级改造项目均已露真容……
打开封关运作项目清单最新进度表,口岸建设、海关查验设施等31个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此外,8个对外开放口岸、10个“二线口岸”、64个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正加快建设。
扎实推进 充分测试
去年4月,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一批货值6万美元的进口造纸机用成型网从国外运抵洋浦经济开发区,货主不用提前预约场地在码头等待海关拆箱检验,而是在货物抵达洋浦港码头后,由货车直接拉到厂区接受海关检验。
这是洋浦保税港区“简化企业申报”政策扩围实施直接给企业带来的利好变化。“受益于新政策,企业进口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省下近万元的装卸费和滞期费。”该公司关务主管潘荣桂说。
从2.23到114.7——去年4月,洋浦保税港区先行先试的简化企业申报、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等11项政策扩区试点成功实施,实施范围从洋浦保税港区的2.23平方公里扩大至洋浦经济开发区的114.7平方公里。
更大面积,更多经营主体,更丰富应用场景,推进压力测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扩大至全省重点园区,享惠企业达到23家,内销货值46.7亿元,免征进口税款4.2亿元;调整对境外人员开放职业资格考试目录增至47项,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以外专业技术职业数量的86%……
“压力测试清单,主要是测试封关运作前自贸港的一些核心政策。在27项压力测试任务中,市场准入承诺制试点等22项任务已开展测试,后续会根据封关运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增加,确保压力测试能够充分开展,应测尽测,做到大样本和全覆盖。”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石耀东说。
当前,海南正推进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海关监管办法等封关配套政策制定工作。今年一季度,任务清单中应完成任务4项,实际完成11项,提前完成任务7项。
既要“放得开”也要“管得住”。我省立足封关运作需求,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形成工作机制、配套文件、法律法规、能力建设“四张清单”。针对各项自贸港政策实施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预案、健全机制、常态化调度,通过智慧海南、信用海南建设,做到可知、可防、可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用好政策 做强产业
去年底,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海关高级认证,成为万宁市首家AEO企业。AEO即经认证的经营者,被称为国际贸易的金招牌,通过认证的企业可获得海关给予的优惠便利措施,可享受优先办理、减少监管频次、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优惠管理措施。
该公司后勤部后勤主管黄海文介绍,咖啡豆被列入自贸港“零关税”正面清单,通过AEO认证后,加上自贸港免关税政策,可减免税款近400万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海南着力持续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新动能越发强劲。
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海南积极落实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等系列政策,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购物限额调整至10万元,增加“邮寄送达”“返岛提取”“即购即提”“担保即提”4种提货方式。推动三张“零关税”清单政策落地实施并持续扩容增效,原辅料清单增至356项,交通运输工具及游艇清单增至122项,自用生产设备政策适用主体扩大至事业单位、新增8项,截至今年3月,累计进口货值超202亿元,减免税额38.2亿元。
产业动能越发澎湃——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2.4%,较2019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加快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个未来产业,目前涉南繁种业经营主体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崖州湾科技城聚集海洋产业类企业约1000家。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资金比2019年增长201%、增速连续4年保持全国前列。
外资频频“抢滩加仓”——海南出台支持“两个基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建设15条核心政策举措,发起全球自由贸易区(港)伙伴关系倡议,成员达34家。美国英特尔、法国酩悦轩尼诗、瑞士雀巢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海南。2023年海南实际利用外资227.1亿元,实际对外投资38.83亿美元。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展新姿,全省上下将锚定目标,全面完成软硬件建设,充分开展压力测试,守住风险防控底线,为封关运作打下决定性基础。(海南日报海口6月8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