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英语丨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吕红:培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 随着2024年高考落幕,备受瞩目的河南高考英语考题也随之出炉。今年试题难吗?有哪些必考点?主要考查哪些能力?6月9日,大河网邀请到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长吕红进行解读、点评。
【名师】
吕红,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图片
【点评】
2024年参加高考的河南考生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完整学习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高考新课标I卷的第一年,即“三新”背景下高考的第一年,也是从老高考向新高考过渡的关键一年。今年的试卷结构和内容对比之前有了一些变化,加强了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了试题设问角度和方式,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卷对比2023年河南省使用的全国乙卷有以下的变化:
1.试卷题型变化。删除短文改错,新增读后续写。
2.题目形式要求变化。完形填空由原来的20空变为15空。写作一的词数要求从100词左右降到80词左右;同时新增了字数要求150词左右的写作二——读后续写。
3.试卷分值变化。阅读部分总分值增加,阅读理解和七选五每道题的分值由原来的2分变为2.5分。完形填空的总分值减半,每道题的分值由原来的1.5分减少至1分。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卷的内容分析:
一、听力
对于河南考生而言,2024年的高考英语听力仍然不计入总分,只作为参考分数(30分)。
本次听力时长为19分钟左右,比往年略短,但整体听力音频比较清晰。听力最后一段材料因为人名地名连读较多,因此显得语速稍快,给考生造成了一些做题障碍。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ABCD四篇涉及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常见体裁,话题关于志愿者招募、中医技术针灸的应用、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区别及动植物标本采集等,都是较为常规的题材,但又巧妙地将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融入了较为有趣的文本中,以小见大体现时代变迁与新时代背景,贴合日常生活,便于考生理解。
其中A篇把生态保护和志愿者活动结合在一起,体现环境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享受劳动。B篇通过外国人借鉴中医技术给动物治病这一视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C篇聚焦阅读媒介的选择,在当下人们对电子产品依赖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非常具有讨论意义。通过两种媒介的对比,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各类词典,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D篇文章讨论生物标本采集,文章结构循着“了解现状—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逻辑进行设计,考查考生对每个环节关键内容的准确理解,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推理判断题考查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需要深入阅读,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得出答案。
七选五阅读是一篇以第一人称为视角展开的夹叙夹议的文章。文章起始于作者买了一本很大很厚的字典,表达了对于纸质字典查询的支持态度。整体文章难度适中,部分选项区分度较大,着重考查考生对句间、段落间衔接关系的掌握。
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讲述了作者受到别人的影响,先后尝试马拉松跑步、骑自行车运动但中途遇到一些问题都放弃了的经历。最后得出了我的目标应该是为自己而定,而不是为了别人定这一人生感悟。文章整体难度适中,逻辑清晰,设空合理,考查了学生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对上下文的分析能力和对文章行文逻辑的感知能力等,考生对词汇、短语的积累程度也直接影响到选项的正确选择。
四、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题选取的语篇介绍了英国“丝路花园”的整体设计以及其中新建成的玻璃温室,体现了古丝绸之路对英国园林艺术的独特影响,宣传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在跨文化交流学习中增进国际理解,推动世界文明共同发展。语法填空这一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准确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能力。这篇文章的部分出题点涉及长难句结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句子成分,同时还有涉及词形转换和熟词生意等重点知识,因此对不能灵活掌握基础知识、语言能力基础不够扎实的考生有一定难度。
五、写作一——应用文
写作一再次以我们的“老朋友”李华为名,给外国朋友Chris写一封信分享周五在公园上的一堂美术课的经历,要求描述自己的美术作品内容和事后的感受。题目体现了“五育并举”中的“美育”,并且将自然与美育融合为一体,创设的情境较为新颖,在交际应用的实际语境中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文章体裁为常见的“介绍活动类”,考生发挥空间较大,能够使用的句型、结构也比较丰富。考生写作时需关注内容信息量是否充实、结构是否完整严谨、词汇句型表达是否准确流畅。另外,该主题与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 1 ART课本话题相呼应,体现了教考衔接,引导高中英语教学回归课堂、落实课标要求,考生若平时能做好课本素材的积累,考场调取及运用素材的灵活性就有所保障。
六、写作二——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的阅读部分是一篇关于信任和契约精神的温情故事。原文标题为:HOW I MET GUNTER, THE BEST TAXI DRIVER IN VIENNA & AUSTRIA,出处为BUDGET TRAVELLER。
语篇的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讲述了作者在出差途中与出租车司机协商解决车费支付问题的故事,提示学生循着信任他人与遵守诺言的思路进行续写,引导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综合考查了“读+写”的语言技能,引导学生协同发展各项语言技能,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阅读部分人物关系明确,逻辑清晰,描写清晰易懂,学生能够迅速通过所给的两段语句段首句确定续写故事主题,把握续写故事走向。写作难点在于关注续写部分和阅读部分的协同呼应关系,合理设计故事情节,流畅衔接段落,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日常积累,在有限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写作内容。
总体而言,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卷,凸显文明互鉴,培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注重以文“化”人,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卷贯彻新课标要求,与“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相契合,结合高中教学实际,强调教考衔接,体现学科素养,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从老高考到新高考平稳过渡。试卷取材丰富,话题富有时代性,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聚焦立德树人,发挥对教学的正向引导,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