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大桥”挂牌,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谈天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6月7日,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更名为“深中大桥”。现场,可变情报板、路牌、路灯、护栏、地面标识已全部完成,270米高的桥塔上横梁已经挂上了“深中大桥”4个大字。
图片
深中大桥。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进入收尾工作阶段,项目将于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后,中山、广州南沙和深圳之间的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以内,相较于原先的100-120分钟,效率翻倍。当天,记者踏上深中通道提前探营。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是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路线全长约24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与广深沿江高速(一、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图片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内。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记者在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主线隧道段看到,东人工岛与深中隧道相连接,并与广深沿江高速等路网高效顺畅衔接。这是世界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沿东人工岛主线向西行驶,便能进入长6845米的深中隧道,这是入选“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的地标。目前,隧道内智能交通管控设施完备。
随着车辆驶出隧道,记者抵达西人工岛。据了解,深中通道全线24公里不设服务区,房建工程集中在两座人工岛,主要承担运营管理、应急救援等功能。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马二顺透露,房建工程已近尾声,位于主楼左翼的科普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参观需预约。
图片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主跨1666米的深中大桥创造了离岸海中悬索桥跨径最大、通航净空最高等五项世界纪录。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传斌介绍,今年4月,深中通道桥梁工程高分通过了荷载试验,并获得了有桥梁界“诺贝尔奖”美誉、国际桥梁大会授予的“乔治•理查德森奖”。“这是对深中通道内在质量优和外在品质美的肯定,更是对我国交通人这么多年来不断探索超大跨悬索桥技术发展的激励。”
目前,深中通道项目正筹备应急演练和设备联调联试,为项目具备通车条件作最后冲刺。该项目针对交通量大、分合流交通组织复杂等挑战,积极推进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提升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的车辆通行能力,同时为公众往来珠江两岸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并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