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公园成低碳知识小课堂,这个端午乐趣多

6月9日,广州荔湾区国家植物园生态科普教育活动第四站第二场在广钢公园首开区举行。活动主题为“我是小小低碳生活家”,由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市荔湾区公园管理中心)携手华南农业大学共同举办。端午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小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低碳小知识和环保理念,制作充满端午节文化特色的植物贴画,度过一个既充实又意义非凡的端午假期。
图片
当天上午,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老师陈燕明带领一群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小朋友们走进低碳知识小课堂。陈燕明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向小朋友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碳排放的概念、如何降低碳排放及低碳公园技术及应用等相关知识。
图片
图片
随后,在陈燕明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开启一场高固碳植物观察之旅——陈燕明耐心介绍不同植株的形态特点,重点讲解了它们在固碳方面的显著效能。通过这次实地观察,小朋友们不仅加深了对高固碳植物的认识,还亲身体验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图片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还细心地收集了地上的落花落叶,为下一个手工创作环节做准备。这些看似寻常的大自然馈赠,成为了每个小朋友独一无二的创作素材。
图片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老师谭颖首先向小朋友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并讲述了落花落叶回收利用在低碳生活中的意义,激发了孩子们对环保的兴趣。
在谭颖和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收集到的高固碳植物素材巧妙地融入贴画创作中。他们认真地剪裁、粘贴,将一片片落叶、一朵朵落花变成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端午节文化特色贴画,不仅加深了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资源回收利用的趣味和价值。
图片
图片
通过此次“我是小小低碳生活家”科普活动,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充实又难忘的端午节。荔湾区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  通讯员:荔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