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汇狮!2024大运河姑苏民俗文化活动亮相古胥门

6月10日,2024大运河姑苏民俗文化活动·吴地端午暨姑苏非遗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古胥门广场精彩亮相。本届活动以“雅致江南·龙腾端午”为主题,通过展现吴地特有的端午民俗,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度促进“景区+商圈”联动格局,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图片
天龙、地龙、水龙,“三龙汇狮”人气旺
“本来我们就是龙的传人,今年又是龙年,还聚齐龙筝、龙舟、舞龙这么多的龙元素,真的是非常难得,肯定要来看的。”家住胥江河畔的王先生带着家人参与到这场盛会中。
本届端午民俗文化活动的“三龙汇狮”无疑是一大亮点,在传统舞狮表演的基础上,通过龙筝展示、舞龙表演、龙舟竞渡,呈现“天龙、地龙、水龙”三种形象,展现传统民俗文化。百花洲龙灯队负责人蒋达夫操控着舞龙灯最难把握的龙头,与其他队员一起舞出龙翻身、二龙戏珠、一帆风顺等不同的姿态,增添了舞龙的色彩,与苏州市龙狮运动协会相互配合,让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可观可感。风筝协会的夏金荣双手仿佛有魔力,古胥门上30多米长的龙筝在他手中乘风而起,龙筝骨架由竹篾、鸡毛这些传统材质搭建而成,轻盈而有韧性。
图片
图片
20余个非遗项目,民俗体验趣味多
端午食粽是苏州端午时节的重要习俗。活动现场,花式粽子的非遗摊位备受瞩目,苏州制粽技艺传承人凌恩斌手指不停,捋粽叶、做造型、填糯米、压实、封口……元宝粽、四世同堂粽、五子登科粽等一个个样式别致、寓意美好的粽子就在凌恩斌的手下诞生。周边的小朋友们跃跃欲试,纷纷想要上手包一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粽子,好一番热闹景象。
端午节流传至今,江南地区仍有穿五毒衣、虎头鞋、系五彩绳、挂菖蒲、佩戴香囊等习俗。广场上有的游客抱着身穿五毒衣的小朋友,在草棕编摊位前观赏大师制作非遗项目,没多久一只栩栩如生的草编蚂蚱就出现了,牢牢地吸引着小朋友的视线。
图片
除此以外,现场还有苏州牙雕制作技艺、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玉雕等20余个国家级、省、市、区非遗项目齐聚运河畔。现场不仅能够近距离地观赏这些精美的作品,不少展示点还提供制作材料,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市民和游客都可深度参与到木版年画、制香、吹糖人、盘扣等非遗技艺体验中来。
穿汉服、戴花簪、拼贴诗……诗意端午弘文脉
在活动中,一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尤其惹人注目,他们是来自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国风社的同学们。穿汉服、戴花簪,让人沉浸式地体验穿越千年的华韵风雅。
六月夏风拂面,大运河边生机盎然,这群古风满满的同学们效仿“以文会友”的吴地传统,在古韵盎然的沐心亭内参与着“诗意端午”——拼贴诗词寻端午活动。拼贴诗是随机的浪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浪漫,通过自由的、随机的拼接,发挥想象力,将文字进行重组和创造,在新创的诗句里讲述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活动现场,市民、游客们发挥想象、自由拼接,让诗意氤氲运河畔,在浪漫中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吴地底蕴。在盘门景区的伍相祠内,伍氏宗亲祭祀活动按照民间传统,纪念为姑苏城作出巨大贡献的先贤伍子胥,传承原味民俗。
吴地端午作为江南重要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成为展现姑苏古城千年文化底蕴的窗口,也是向当代年轻人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契机。让文脉诗篇开启新时代的篇章。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