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新导演的恶名,王小帅不想再背,但这个锅他甩不掉

全文3687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台北电影节取消邀请王小帅担任国际新导演竞赛评审团主席,之后将另觅评审团主席。

02王小帅新片《沃土》原本计划在台北电影节放映,并举办“大师讲堂”,但全部取消。

03台北电影节官方声明称取消邀请的原因是来自台湾电影大V“无影无踪”的博文,质疑王小帅担任评审团主席的标准。

04然而,王小帅在个人微博上回应表示尊重台北电影节的决策,否认因胡波事件而受到邀请取消。

05胡波母亲再次回应王小帅,透露版权全部无偿捐赠的说法不是事实,要求王小帅直接对话。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6月9日中午,台北电影节发表声明,原本邀请王小帅导演担任“国际新导演竞赛”的评审团主席,“惟北影吸收各方意见反思后,决定取消对王小帅导演的评审邀请,之后将另觅评审团主席,以维持影展正常运作。”
台北电影节Taipei Film Festival是由台北市政府主办的大型电影节,最初由侯孝贤导演领导的台湾电影文化协会策划。自1998年开始举办以来,除2001年停办外每年都会举行。
原本邀请王小帅导演担任评审团主席的“国际新导演竞赛”单元,是台湾地区唯一针对国际剧情长片新导演举办的竞赛,从2005年开始增设,起初名为“国际青年导演竞赛”,每年入选10到12部影片,由国际评审选出最佳影片,及评审团特别奖。
而现在台北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此竞赛单元的决选评审共有四位,分别是台湾首位电影长片原住民女导演陈洁瑶、国际选片人林清心、日本制片人定井勇二,以及之前因为吸毒事件被内地封杀的某位台湾柯姓男演员兼新导演。
除了被取消“主席”资格,王小帅新片《沃土》本来也计划在台北电影节放映,并举办“大师讲堂”,但如今全部取消。
台北电影节官方声明中提及的“吸收各方意见”,应是来自台湾电影大V“无影无踪”的博文——重提王小帅曾被指控“逼死”金马奖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导演胡波一事(六七年前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无影无踪”在文中直接批评“找一个被认为疑似使得新导演走上绝路的人,来出任表彰新导演的奖项的主席”,从而强烈质疑“台北电影节寻找主席的标准是什么”。
电影节发表声明后当晚,王小帅导演就在个人微博上回应,文中对台北电影节的做法表示“虽然颇感意外但也表示尊重”,并否认组委会是因为胡波事件而取消对他的邀请,同时,首度对他和胡波之间的“恩怨”进行澄清,声称“胡波去世引发的一系列对我的传闻和攻击均为不实”。
不管是王小帅的回应,还是台北电影节的声明,都没提及取消邀约的具体原因。但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被退货”的原因,无他。而王小帅针对胡波之死的一句“均为不实”,也远远无法服众。
图片
|王小帅逼死新导演?
笔名为胡迁的胡波,和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王小帅的恩怨,开始于2016年FIRST影展创投会的入围。本应是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最终,却演变为一场生死恩怨。
在那年FIRST影展创投会上,胡波原名为《金羊毛》的剧本没有得奖,却被王小帅夫妇创立的冬春影业看中,备案时曾被改名为《爱在樱花盛开时》,杀青后又改为《大象席地而坐》。据说,最早时还有一家商业公司也看中了胡波的剧本,但王小帅夫人,也就是冬春影业的制片人刘璇对胡波说,要是让那家公司做,之后的创作自由肯定会被干涉。
于是基于对王小帅导演的信任,胡波最终选择了和冬春影业签约,但接下来所发生的,显然和当时的“承诺”并不相符,《大象》的初剪版是四个小时,而监制王小帅认为必须剪去一半,但胡波实在剪不下去,最多就只剪了十分钟。
两者之间的矛盾一发而不可收拾,甚至闹到要诉诸公堂,胡波有可能连署名权都失去。而事后由胡波好友爆料出来的微信聊天截图,可以看到王小帅对胡波没什么顾忌的责骂——“你以为别人是傻逼看不出来你那要表达的浮浅的东西?冲着空气骂这个世界多少操蛋这种笑掉大牙的表达”,并建议胡波去看心理医生“已经应该是病理性的了”。
图片
2017年10月12日,胡波自缢身亡,年仅29岁。
而紧接着发生的,和他生前的遭遇,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冬春影业把《大象席地而坐》的所有权益捐赠给胡波父母,而影片接下来在金马,柏林等国际电影节上都有斩获,于是上台领取最佳影片奖项的,成了胡波的母亲。
前文提到的那位台湾电影博主,对于王小帅的质疑,更多是关于他的“艺术”人品。比如,胡波自杀事件发生后,王导演从未公开回应;尽管指责胡波四个小时版本太过冗长,而之后王小帅自己的那部《地久天长》国际版有185分钟,也就是三个小时长,国内公映的定剪版也有175分钟,仅剪掉了十分钟。
在艺术评判上,对人对己,王小帅导演似乎有点太过于双标。
而在6月10日晚上,胡波母亲也发声,再度回应王小帅,“我的眼泪未干,我的诉求也从未改变:请您看着我的眼睛,与我直接对话。”并透露,版权全部无偿捐赠的说法不是事实。
图片
|同时被监制的《老兽
身为冬春影业的创办人,王小帅更多的身份还是编剧、导演,监制的电影并不算多,成绩也不够突出。比如曾监制2016年的《击战》,2017年的《巴铁女孩》,以及2021年的《上山》等,这几部电影除了入围一些电影节之外,也没太大的动静,并不为人所熟知。
其中只有一部,和《大象席地而坐》有相近的知名度,那就是周子阳导演的《老兽》,原名《老混蛋》,开机时曾改名叫《日月星辰》。和胡波一样,周子阳的这部电影同样是入围2016年的FIRST创投会,王小帅当时是评委,并最终获得阿里影业A计划剧本基金奖,之后也同样由王小帅监制,并获得金马奖等国际电影奖项的认可。
有媒体报道称,周子阳在创投颁奖当晚的酒会上,上前给评委敬酒,当时可能同样微醺着的王小帅导演,就此拍板同意做《老兽》的监制,冬春影业负责拉投资。但也有资料显示,周子阳早年就加入过冬春文化,2013年辞职后才开始写《老兽》的剧本。
更巧合的是,这两部电影还是差不多时候开机,一个是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另一个是在河北。当时,两片的监制王小帅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一直琢磨着有机会能做像监制这样的工作,了解一些年轻的导演。这几年机会不错,中国大的电影环境很好,有很多年轻导演也获得成功。新导演出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想在这个时候可以寻找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对电影有看法的,一些另类的,可能会被大的环境容易忽略的导演。”
之后周子阳在2019年还导演了《乌海》,由黄轩杨子姗主演,虽然多了些卖点,但口碑不如前作。《乌海》的出品方里没有冬春影业,王小帅也不再监制,而周子阳应该也从没在公开场合提过胡波的事情。
虽然这两位新导演都曾经表现出对于商业类型电影的不屑,但在电影之外,两位给人的感觉还是截然不同,相比较周子阳的云淡风轻,侃侃而谈,胡波更接近一个愤怒的艺术青年,再加上长时间生活拮据,收入有限,女友离开等原因,精神压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而周子阳很早结婚,曾经把身上仅存的钱,大部分花在去西藏的旅游上,做过最“惊天动地”的一件事,是不小心把手机带进了高考考场,于是得了零分,成了当地的一个笑话。但这与其说他是惊世骇俗,还不如说更多是文青的另一面,那就是比较混不吝,把很多事儿都不当回事。
所以,王小帅是否适合当青年导演的监制和导师,只能说除了他自身的人品和素质之外,跟新导演本身的性情和秉赋也是休戚相关。
图片
《老兽》是王小帅与《大象》同期监制的电影。
|监制导演的“相爱相杀”
监制或者说制片人,和导演之间,历来是“相爱相杀”的关系。在美国是制片人中心制,绝大多数导演都没有剪辑权,而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导演为核心,制片人更多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当然更现实的情况是,不管在剧组的哪个岗位上,谁的名气越响,资历越厚,才可能有真正的话语权。在市场化程度更早的香港,情况也一直是差不多的。
通常,监制分两种,一种比较尊重导演的自主权,另一种就特别喜欢干预创作。后者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徐克,他不管是自己导演,还是负责监制,都特别希望在电影中留下自己鲜明的印记。
比如,徐克早年和吴宇森惺惺相惜,推荐后者导演《英雄本色》,自己当监制,大获成功后,在续集里两人就矛盾重重,吴宇森在接受《志云饭局》访问时,便坦言拍摄《英雄本色2》时,被监制徐克剪掉许多周润发跟张国荣的情节:“我想拍小马哥,豪哥及杰仔的成长奋斗过程。但徐克想以他的故事做蓝本,拍一班朋友怎么去帮失意的石天,跟我的构思不同。”
不久后,两人便分道扬镳,而两年后徐克就自己监制并导演了《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
不过轮到吴宇森自己当监制,拍摄苏照彬执导的《剑雨》时,他也是对导演诸多干预,不断要求加入新角色,甚至在电影前期宣传时,都“默许”只提自己监制的名号,最初的海报上甚至没有编导苏照彬的名字。
当然,和体育竞赛不同,艺术方面没什么清晰的标准。
比如《大象席地而坐》的时长,再长的电影也有佳作,反过来再短也是,那么一部电影到底该多长,很多时候只能是公有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过,王小帅和胡波,不仅仅是监制和导演的身份差异,还有投资人与被投资的关系——投资方干涉创作者自由的状况就更多了。
图片
2018年《大象席地而坐》获得金马奖时李安拥抱胡波母亲。
|没有刑期的审判
如果,胡波没有自杀,《大象席地而坐》这部电影背后的“相爱相杀”,或许只是他与王小帅十年后“相逢一笑”的佐料。要知道,影视江湖里,龌蹉的事儿太多了,这种对于内容的理念不合(假如王小帅真的只是理念相左),简直再正常不过。
但,没有如果。
6年前,胡波之死的内情被广泛传扬,同时,也让王小帅“社死”,或者说,一直处于被审判的角色——尽管,这场审判没有刑期,却不会落幕,让他无可逃离。
当胡波自杀后,符号化为影视圈弱势群体代言人时,王小帅就代表着掌握话语权的“资本家”,而非第六代导演的一员。所以,他种种的不堪言辞,和追求票房的嘴脸,就显得狰狞无比。
所有这一切从艺术世界里脱轨后,甚至会共情到非影视圈——异化为打工人和老板之间的恩怨。王小帅就如同一位恶老板那样,PUA着一个他眼中的蝼蚁。
某种程度上,王小帅和5月初互联网圈“声名大噪”的百度副总裁璩静无异,都是从“资本家本位”出发——就像不少人认同璩静言论,也有一些圈内人认为王小帅勒令胡波剪短片子以适应市场没有什么问题一样。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早就存在的现象,并不代表着“正确”。
因而,王小帅尽管只是用习以为常的言行模式去面对胡波,但对方身故后,依然成为污点——投资人本身就不该干涉创作者的创作自由(虽然现实是)。
事实上,王小帅和胡波的恩怨,也映射了文娱圈所有上对下的畸形关系。比如,很多剧组底层人员,经常要遭受极不公平的对待,却敢怒不敢言。
无论如何,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均为不实”就可以脱身,最起码,应该对“干涉创作”或者“曾对新导演口出恶语”等事由做出反省。即便胡波是因为自我心理脆弱导致悲剧,与王小帅没有直接关联,但仍需要深刻检讨,而非辩解。
否则,逼死新导演的恶名,王小帅甩不掉。未来,仍会陷入到类似被台北电影节“退货”的窘境。
撰稿 | 李翼
策划 | 文娱春秋编辑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