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氛围“拉满”!威海各地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

品美食、看展演、讲文化、赏非遗、体验传统手造……
端午小长假前后,威海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景区等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在欢度佳节的同时,深度体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其中,6月8日在荣成成山头举行的全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更是把端午假日氛围感“拉满”,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其中。
图片
图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百年民俗盛会和非遗集中亮相
6月8日一大早,成山头景区内便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24山东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非遗民俗展演、渔家美食宴、汉服体验等传统文化味十足的活动,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
“伙计们呐,加把劲啊,两腿岔开,脚要稳呐……”仪式现场,首先上演的是荣成渔民号子、渔家锣鼓等极具威海本地特色的非遗表演。来自石岛75岁的老渔民徐维欣是渔民号子表演团队工作人员之一。据介绍,渔民号子是渔民在长期与大海、大风、大浪的抗争中,在繁重的生产实践里,不断创造总结出来的,既有鼓舞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统一行动的功能。
图片
“近年来伴随先进的机械化作业代替了原始的人工捕捞生产,会喊唱、知道渔民号子的人越来越少,能在端午假期给大家表演,让年轻人知道威海的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特别有意义。”徐维欣说。
活动现场还搭建了非遗展览区,设置剪纸、糖画、根雕、布艺、面塑、豆面灯等40余项非遗制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威海民间传统“好手艺”;古风雅集,设置钓粽子、艾蒿洗手、射五毒、礼乐投壶、击铜钱端午等传统习俗体验环节;汉服快闪活动,展示传统汉服魅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片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成山头吃会也如约而至。直径6米长,汇集十几种海鲜集于一锅的巨型海鲜锅,“吸睛”无数。据悉,成山头吃会已有上百年历史,其由祭海和吃会两部分组成,是当地重要节庆。
观看了多项“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后,还在上学的康世杰说,“了解到许多的传统文化和威海非遗知识,为身为威海人而自豪。
赛龙舟包粽子做香囊各区市热热闹闹迎端午
不仅仅是成山头,端午前后,全市各地都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图片
在书香四溢的威海新华书店,一场《端午节里说端午》的亲子课堂吸引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听,山东省阅读推广人、威海市“阅读推广大使”王肖杰老师带领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王肖杰老师还给积极互动者赠送了中医古法定制的“夏安香囊”。
图片
环翠区羊亭镇西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艾叶飘香·粽享温情”端午节艾草门挂手工制作活动,让居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中,增进了邻里情谊,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先将艾草编织进竹篾中,再轻轻固定铃铛,最后附上祝福卡片......”在老师的指导下,居民或低头专注地编织,或互相协助调整结构,不一会儿,艾草龙舟挂件便制作完成。“以前过端午,我们家都是简单挂几束艾草,现在这样做,不仅保留了传统习俗,还有文化气息。”居民谷秀娟边说边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并决定多制作几件,作为节日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图片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桥头镇则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的30名在威外国专家。山东省外国专家驿站联合桥头镇人民政府在东南乡景区共同举办“粽香四溢 情聚端午”活动,让这些外国朋友们沉浸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度过了一个充实而难忘的端午节。
图片
文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则走进瑞云祥康养中心,开展“情暖端午·心系老人”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早早准备好粽叶、糯米、红枣等食材,邀请老人、儿童等共同参与,大家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分享心得技巧,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除包粽子活动外,现场志愿者还为老人献上了歌曲、舞蹈、小品、乐器演奏等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图片
与此同时,南海新区第十届龙舟赛在蓝湖公园拉开帷幕。点睛仪式过后,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蓝湖水面上瞬间沸腾起来。比赛共分为200米和400米两种赛程,每一条赛道上,参赛选手们都齐刷刷地挥动着手臂奋力划桨,在水面上劈波斩浪,激起浪花朵朵。在激烈的角逐中,女子队伍也“乘风破浪”,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力量。
“国际范”是南海龙舟赛的一大特点。“我已经连续两届参加龙舟赛了,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我知道划龙舟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如今这个活动意义已经非常丰富,我觉得它让我们更有凝聚力。”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教师约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常着迷,此次比赛前,他还进行了专门的训练。
图片
在荣成,除了成山头景区外,还在樱花湖、那香海等地组织开展20多项特色主题文化活动,同时依托各类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书香传承 阅享端午”等50余项文明实践活动。如荣成市港西镇那香海社区文明实践站开展“粽情香海 端午欢聚”“品味端午 乐享生活”等活动,组织居民点朱砂、射五毒、钓粽子、制香囊、编彩绳,增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片
乳山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统筹全市各类资源,市镇村三级联动,先后走进社区、学校、村居、家庭、敬老院、暖心食堂、网络等处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40余场次。
图片
威海高区则把传统文化与文明旅游相结合,在网红打卡地火炬八街推出“文明旅游·我来高区过端午”系列活动。
端午少不了包粽子的仪式感。高区别出心裁,用“海鲜粽”、“美景粽”、“宠客粽”招揽八方客。“我得把海的味道,还有咱威海人的热情全都包进这小小粽子里。”社区巧手张华向来往居民游客传授包粽子技巧,在众多学生还有一位来自泰国姑娘雅达,她沉浸式体验包粽子的乐趣,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份节日喜悦。
图片
威海经开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包粽子、编“龙舟”、作艾草锤、编五彩结、制中药香囊等50余场次“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皇冠街道韩乐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联合韩多多梦幻城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闯关包粽子大挑战”。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解锁粽子的制作全过程,共同感受端午的热闹与温馨。
图片
威海临港区也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文明实践活动,让居民“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峰山社区里,五彩丝线穿梭于指间,居民们聚精会神地缝制着一个个精致的香囊。转至永乐社区,居民们手持木槌,轻轻敲打晒干的艾草,制作成富有特色的艾草锤……形式多样的端午节活动不联络了邻里感情,还增进大家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刻体验传统节日中蕴涵的历史意义。
据悉,不只是端午节,全市还将围绕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美德化作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沈道远 员雯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