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总台端午特别节目里有一段台湾同胞回家的故事

“先祖在上,端午将至,您台湾的子孙就要回来了。我们在这里等他们回家!”一众屈氏后人在大陆屈原宗祠内的屈原雕像前叩首。
而在海峡另一边,台湾彰化宝廍里,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也正静静地望向窗外的大海,隔海回应着远方亲人的呼唤“终于要回到大陆了”……
这个一开场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端午之约”,来自于6月10日晚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端午特别节目《奋楫家国——碧水长歌颂端阳2024》。一段仅仅几分钟的《回家过节》,一曲两岸歌手合唱的《我们同唱一首歌》,无不让观众和网友再次深刻体会到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手足情深。
“我台湾的兄弟,我一遍遍翻着族谱,日思夜想的就是早点见到你们。”
“终于要回到大陆了,艾叶的香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光。”
回家,是回归故土,是满心欢喜地与亲人相聚。千里之隔,隔不断炎黄血脉;经年漂泊,忘不掉故里乡情。
图片
“摘些今年最好最甜的橙子,等台湾的兄弟姐妹们回来,要给他们最好的。”
“这次给弟弟妹妹们也带上礼物过去,跟他们不常在一起,但为他们骄傲。”
回家,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是欢欣鼓舞地准备赴约。一边是地道的湖北口音,一边是软糯的台湾腔,他们的乡音虽有不同但血脉相连;一边是摘水果做龙舟翻新宗祠,一边是包肉粽练表演准备礼物,他们的赴约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团圆望眼欲穿。
图片
“传统的端午粽我做得又快又好吃,要让他们吃上一口家乡味。”
“阿嫲又带着我用艾草洗澡啦,是不是今年又快到回家的日子了。”
回家,是刻在基因里的文化传承,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祭祖祈福、洗艾叶澡、包粽食粽……虽分隔两岸,但庆端午的传统习俗一脉相承,团圆过节的双向奔赴心照不宣,家国统一的“中国梦”世代相传。
图片
自2016年起,连续七年,湖北宜昌秭归县万古寺村在端午这天都会无比热闹。来自台湾彰化的台胞们,会在此追寻先祖足迹、祭祀屈原、包粽子、划龙舟……这就是让海峡两岸屈氏后裔日夜惦念的“端午之约”。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端午之约”盛景的背后,还有一段让屈氏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多年前屈原后裔循着一本传承百年的族谱,找到了千里之外的亲人。
图片
端午节,历史悠久、赓续绵长,传承着吃粽子、酿米酒、立蛋、赛龙舟等习俗,对两岸同胞而言,已不仅是对一介千古忠灵的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增强,对阖家团圆、家国统一情感的承载。
曾经,屈原将拳拳爱国之情洒在汨罗江畔;如今,两岸子孙齐聚屈原宗祠一遍遍许下统一的心愿,从秭归到彰化,从神州大地到五湖四海,爱国的精神和气节被同宗同源的中国人代代相传,矢志不渝。“是的,终于盼到日历上标记着‘台湾家人归家的日子’的那一页”,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也必将实现,台湾当归,祖国一定会统一!
图片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看台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