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生育堆积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所谓“二孩生育堆积”,是指在实施二孩政策之前,许多非独生子女夫妇虽然想生二孩,但计生政策不允许,因此这些夫妇以前被压抑的二孩生育意愿都集中在二孩政策放开的头几年释放出来,也就是补生二孩。
中国从2014年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从2016年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在二孩政策实施的头几年,出现了二孩生育堆积,表现在,二孩出生人数超过了一孩出生人数。
那么,二孩生育堆积是在哪一年结束的?
由于女性只有在生了一孩之后才可能生二孩,并且有些女性终身只生一个孩子,因此,在没有二孩生育堆积的情况下,每年出生人口中,一孩数量一般是多于二孩数量。同样道理,二孩数量多于三孩数量,三孩数量多于四孩数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方法来判断二孩生育堆积在哪一年结束:
第一种方法:比较每年出生人口中的一孩占比和二孩占比,如果哪一年的一孩占比高于二孩占比,则二孩生育堆积在这一年结束。
第二种方法:比较每年的一孩生育率和二孩生育率,如果哪一年的一孩生育率高于二孩生育率,则二孩生育堆积在这一年结束。
下表1是2013-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的一孩、二孩、多孩(即三孩及以上)占比:
图片
表1数据来源:
2013-2016年的各孩次占比采用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
2017-2020年的各孩次占比采用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出生人口数据;
2021和2022年的各孩次占比采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1可以看出,2013和2014年均是一孩占比高于二孩占比;而从2015至2020年,二孩占比均高于一孩占比。从2021年开始,一孩占比又高于二孩占比。
近十年来,二孩占比最高的年份是2016年,达到53.9%;其次是2017年,达到49.3%。可以说,2016和2017年是二孩生育堆积最显著的两年。
从表1来看,二孩生育堆积是在2021年结束的。不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各孩次生育率为:一孩生育率0.626,二孩生育率0.535,多孩生育率0.136。可见,一孩生育率高于二孩生育率。
综合以上数据,我认为可以这样判断:2020年二孩生育堆积基本结束,而2021年二孩生育堆积完全结束。
下面我以2017年和2021年分孩次生育率为例来说明二孩生育堆积的特点。表2和表3分别是2017年和2021年全国育龄女性分孩次生育率。
图片
从表2可以看出,2017年一孩生育率为668.41‰,二孩生育率为805.69‰,多孩生育率为106.17‰,总和生育率等于各孩次生育率相加之和,即668.41‰+805.69‰+106.17‰=1580.27‰,因此,2017年总和生育率为1.58.
图片
从表3可以看出,2021年一孩生育率为519.93‰,二孩生育率为446.13‰,多孩生育率为117.26‰。总和生育率= 519.93‰+446.13‰+117.26‰=1083.33‰,因此,2021年总和生育率为1.08.
对比表2和表3可以看出,2017年33岁及以上女性的二孩生育率仍然较高,例如33岁女性的二孩生育率为51.96‰,36岁女性的二孩生育率为36.93‰,估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二孩政策带来的补生二孩。而2021年33岁女性的二孩生育率只有28.13‰,36岁女性的二孩生育率只有14.45‰,比2017年显著下降。
从2017年到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58下降到1.08,其中,一孩生育率从0.66841下降到0.51993,下降了0.15;二孩生育率从0.80569下降到0.44613,下降了0.36;多孩生育率从0.10617上升到0.11725。可见,2017-202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二孩生育堆积结束,导致二孩生育率下降。当然,一孩生育率下降,也是总和生育率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一孩生育率下降的速度,远不及二孩生育率下降的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