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院寺:钟声阵阵 古刹悠悠

图片
阁院寺全貌。                        尹懋臻  摄
□保定日报记者  刘  芳
“恋乡·骑行保定”涞源之行的打卡地怎么能少得了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刹——阁院寺?
太行山、燕山在这里交汇,拒马河从这里发源,夏季清爽凉快,被称为“太行凉城”,涞源县不但有着秀美的风景,有唐代著名的兴文塔和泰山宫建筑群,更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刹——阁院寺。
阁院寺位于涞源县城阁院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3平方米,明代以前称阁子寺,当地百姓俗称西大寺。整座寺院布局严谨有序,保存下来的中轴线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藏经楼;有西便门、东西配殿、西禅房。附属文物有辽代铁钟一口,是全国唯一有铭文纪念的辽代铁钟。
据碑刻及文献记载:“阁院寺始建于东汉,重修于大唐,由唐朝大将尉迟恭亲自督造。”现存古代建筑除文殊殿外,均属明清时期重修或重建。文殊殿是本寺的主体建筑,根据辽代经幢考证:此殿始建于辽代应历十六年(公元966年),距今已有1058年历史,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八处辽代木构建筑之一。
阁院寺文殊殿是我国现存辽代八构中的经典作品,最大程度保持了历史原貌,斗拱磅礴富丽,是我国早期建筑朴素向华丽过渡的标识性建筑。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文殊殿有三宝。
第一宝就是大殿本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其建筑形式为单檐布瓦歇山顶,叠涩脊,绿色琉璃鸱吻。文殊殿是我国八大辽代古建筑之一。大殿平面近乎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在0.75米高的砖台上。文殊殿的斗拱为柱头一朵,补间一朵,出两跳五铺座,采用“偷心造”,转角斗拱在出两跳的角华拱上再加抹角拱,用材粗大,结构严谨,出檐深远。这样的设计能把房顶的重力均匀分解,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大殿的梁上,至今还保有元大德、明正德、明嘉靖年间的修葺题记,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文殊殿的建筑规模、保存完好程度和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为现存辽代古建筑之首。
第二宝就是壁画佳作。文殊殿东北西三面墙壁下方裸露出部分壁画,上部则用泥封住。据考证,公元966年建好文殊殿后,在墙壁上画了十组大莲座及胁侍菩萨的腿、脚、衣纹、薰炉等,经专家鉴定为释迦牟尼讲法图。到明朝洪武年间,在墙壁下方建起神台,塑起十八罗汉像,塑好之后,感觉罗汉像的背景杂乱,显得对佛像不尊重,于是就用泥将壁画盖了起来,无意中也将壁画保存下来,否则历经千年,壁画早已被风化侵蚀。北墙东侧有一小部分壁画裸露出来,色彩非常鲜艳,有明显凹凸感,其画法为“沥粉贴金”,就是把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锰等矿物颜料按照纹路挤到墙壁上,好似浮雕的效果。
古建筑的窗户是最难保存的构件,第三宝就是堪称木雕孤品的菱花格子门窗。文殊殿正门的两处辽代菱花格子窗是中国最古老、保存完好、仍在使用的木窗棂之一。
阁院寺内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东南角的飞狐大钟。这是我国现存唯一有明确纪年的辽代大钟。清光绪元年修成的《广昌县志》(广昌即涞源)称广昌十二景有“阁院钟声”,便是指此大钟。
这口钟铸材为铁,外表已有不少锈迹,造于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钟高1.6米,口径1.5米,重2吨,钟身铸有铭文1200多字,其中还有55个梵文字符。虽然经历千年风雨,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因钟铭文中有“飞狐”(涞源故名)字样,所以大钟被称为“飞狐大钟”。
飞狐大钟造型颇有特点:钟顶有6个圆形浇注口。钟身好似士兵的头盔。钟顶可供悬挂的钟钮造型独特,为二龙交蟠。龙身铸有鳞纹,龙角与龙须向上扬起,龙眼凸起炯炯有神,龙嘴张开,紧紧咬住钟顶。
这座大钟音质极好,6个钟耳音质略有不同,或浑厚或清脆,用手轻拍,嗡嗡作响,用力撞击,声传十余里。史书称其“浑浑然有太古之韵”,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铸钟技艺。
细雨绵绵,庙宇的砖墙、石板路较常日里色彩更浓,写着古韵,透着沧桑。不论香火繁盛的往昔还是静谧悠然的当下,阁院寺岿然不动,未改当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