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风采】潍坊市120调度员封东宁:责任如山 生命线上的领航员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1日讯 “120”是一条急救生命热线,它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接听求救电话,迅速调度急救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生命。潍坊市120指挥中心的封东宁,就是其中一员。工作24年来,她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出色地完成每一项调度工作。“你好,潍坊120,病人在哪里?请告诉我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好的马上派车,请保持电话通畅。”这样的对话封东宁和同事们每天需要重复数百次。
120的特殊性在于,调度员要在接听急救电话的过程中,迅速确认事发地点,并对患者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调度指令发送至医院,为患者救援争取时间。为了熟悉掌握城区的角角落落,提高调度准确性,封东宁休息时间不逛商场逛小巷,不看风景看门牌,逐个小街小巷看,逐个居民小区查,熟记街道布局和标志性建筑,成了同事们口中的“活地图”。她还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老街坊、老居民,到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工地、工厂,学习各地方言。
图片
曾经一个呼救电话,让封东宁刻骨铭心。2023年10月20日20点左右,一名男子打来电话称自己不舒服需要救护车,问询具体位置时却说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在昌邑盐厂。报警人是外地人,刚到潍坊没几天,周围也没有其他同事。根据多年的调度经验,封东宁考虑昌邑的盐厂一般都在柳疃镇,于是先将指令发送至昌邑市柳疃中心卫生院。同时她多次回拨求救人电话与其联系,告知已派出救护车,并耐心安抚报警人,继续询问其周围是否有明显建筑或标志物。由于报警人情绪激动,无法提供有效信息,她又联系柳疃镇派出所协助查询报警人位置,最后成功将患者接回医院。第二天,患者身体好转后专门拨打120对封东宁表示感谢。
封东宁常说,急救从接通电话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作为调度员不仅要快速调度急救车辆,还要熟练掌握院前急救技能,远程指导报警人自救互救。她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急救专业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清除呼吸道阻塞等基本操作。
2022年2月6日,封东宁接到某小区居民报警求助,一名老人在吃晚饭时被食物噎住,面色青紫、无法呼吸。由于家属太过慌张,只是不断重复你们快点快点,无法清晰表述老人状况。情况危急,她一边迅速调派最近的救护车赶往现场,一边在电话中指导家属对病人实施“海姆立克”急救。“老人现在有呼吸吗……”“请您保持镇定,从背后环抱住他的腰,双手抱拳放在他肚脐以上的位置,猛地朝腹部上方冲击,坚持做,直到他能够呼吸、咳嗽或发出声音。请注意不要直接拍背,以免食物下滑进入气管更深的位置!”家属按照她的指导一步步进行自救,最终,在救护车到达前,老人将食物吐出,呼吸意识逐渐恢复。
图片
2022年11月的一个晚上,封东宁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中报警人情绪激动、慌张无措,一直重复着快来快来,孩子抽了。她第一时间调派救护车,继续保持通话并给予急救指导:孩子抽搐时不要用力去按压孩子、不要往孩子嘴里放任何东西、观察孩子嘴里有没有呕吐物,如果有呕吐物把孩子头偏向一侧清理干净、孩子清醒了不要让孩子立马起身活动。作为一名母亲,封东宁深知此时报警人焦急的心情,她一直在电话中进行指导和安慰,直至孩子情况好转。
每天面对此起彼伏的急救电话铃声,认真接听每一个急救电话,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封东宁和同事们一道,指挥调度急救点成功救治了一个又一个伤者,挽救了一条又一条生命。近5年来,封东宁共接听120求救咨询电话11.96万个,调度派车3.03万车次,救治患者2.14万人次,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
闪电新闻记者 刘九省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