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大庙口镇:当乌米遇上端午 让非遗走进心里

图片
红网时刻新闻6月11日讯(通讯员 彭珊珊 陈思佳 李文杰)吃乌米饭是东安县大庙口镇的老百姓们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而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首批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为推动中华传统节日振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节日氛围,6月7日,在端午前夕,大庙口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包乌米棕”活动。
图片
“粽叶的角要压实,绑乌米棕的线要扯紧,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又好看又结实。”包粽子能手邓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手把手教着同学们。没一会儿,操场上便挤满了前来学习这项本领的同学。
只见同学们一手拿粽叶,一手绑细线,甚至用上牙齿来帮忙,还有的两三个同学齐上阵,最后包出了结实的乌米棕。
“以前我只看奶奶包过粽子,今天自己亲手尝试,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今天我包了3个乌米棕,一个比一个好,等到端午节我要大显身手。”
“不可思议,我们吃的乌米竟然还可以包成粽子,真是太新奇了!”
同学们看着包好的乌米棕,议论纷纷,更是不亦乐乎。
“通过包乌米粽,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传统文化走进每位学生心里,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的浓厚氛围。”大庙口中心小学校长孙利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