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内热死200人!气温50度!印度为什么每年热死那么多人?

酷暑来临,“热死了”逐渐成为大家的一句口头禅,用来吐槽炎热的天气,但吐槽归吐槽,很少有人愿意相信到了2024年还会有人真的被“热死”。
但事实是真的会!对印度而言,这甚至还不是个别事例。
图片
在热浪侵袭之下,印度多地近日刷新高温纪录,持续多日最高温度超过45°C,德里地区一气象站甚至测出52.9°C的惊人高温。后来气象站紧急澄清温度传感器出现了故障,但实际温度也有将近50°C。
连续的高温天气给印度带来最残酷的后果就是死亡。
6月1日当天,正值印度大选进行如火如荼的时候,33名负责选举事宜的工作人员因中暑死亡,其中包含多名官员。
图片
▲参选官员被热死,可能也是一种体质筛选吧
除此之外,印度奥里萨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等地当天至少有85人死于可能与炎热有关的疾病。
据官方统计,连续多日高温导致累计死亡的人数超200人。但印媒估计,真实数据可能还要更多。
不仅是今年,几乎每年热浪来袭时,印度都会有成百上千人因高温死亡。
2023年6月,高温天气导致印度几天内死了170人。
2022年3月,席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热浪使两国至少90人死亡。
再往前的数据更是夸张,2015年的印度热浪在仅仅一星期内就夺走500个印度人的生命,全年累计2000余人被热死。
图片
那究竟为什么每年印度会热死那么多人?
图片
印度“火炉”
这得从印度的地理环境说起,印度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对于印度人而言,并没有我们的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全年分为旱季、雨季和凉季,每年的3月到5月为旱季,雨季则是6月到10月,10月到次年2月则为凉季。
由于其幅员辽阔,印度不同地区因纬度差异,各地季节的时间会略有出入。总的说来,每年3月左右,随着太阳角度的逐渐升高和日照时间的延长,印度气温逐渐攀高,象征着旱季的开始。
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4、5月的气候正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候,很多家庭都忙着计划去哪儿来趟春季旅游。
印度内陆地区的温度这时候就已经达到40摄氏度,印度人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图片
▲印度西北地区就是沙漠,北部又有喜马拉雅高山
既然被叫做季风气侯,季风自然对于印度的气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到9月,季风给印度带来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印度农业全赖这段雨季养活。
可在雨季到来之前,印度人民将会迎来最难熬的一段时期。
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初,在印度上空高气压作用下,天空云量少、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土地干硬,伴随着高气压中空气下沉增温和西北沙漠地区吹来的干热风,印度内陆地区闷热不堪。
而北部又有着号称“世界屋脊”、“护国山脉”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吹过来。
即使一些偏北风从山脉那边吹过来沿着山脉吹来过程中,因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最终也会形成“火烧风”,又干又热。
以至于整个印度就像个被天然架起来的大火炉。
图片
▲印度全境陷入高温
多重因素影响下,印度中南部内陆地区的气温在这段时间内气温异常之高,最高甚至能达到60摄氏度左右,并迅速蔓延成为席卷全印度的“热浪”。
图片
高温影响印度方方面面
热浪是印度的常客了,尽管每次热浪持续时间、范围、影响情况有所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热浪导致的长期干旱和高温天气,影响到印度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缺水,印度水情那是真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雨季时,洪涝灾害严重;旱季时,西部和内陆的郊区小河、池塘是一滴也不剩。以至于当地村民为了饮水,不得不跑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去找水源。
图片
▲排队接水的印度居民
而在城区,水资源供应同样十分短缺。哪怕生活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地区,也不得不按时按点排队接水。排队过程中,为了争夺供水,推搡打架事件时有发生。
人找水源都困难,就更别说人们养的禽畜和野生动物,野外“倒头就睡”的动物不在少数。
图片
▲45分钟心肺复苏......猴子尸体都凉了
为了求生,动物们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今年这一波热浪中,印度北部湖泊干涸,数十只猴子口渴难耐的情况下,为解渴跳入井中饮水,结果爬不出来全部淹死。
就连蚊子也表示印度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最适宜蚊子生存的温度在22℃至32℃,低温环境和40°C以上的高温环境对其而言就足以致命,旱季温度达到快50°C的印度,你想找到一只活的蚊子都难。
图片
▲相关报道
缺水情况下年轻人还能扛扛,可年纪大或者本来就有疾病在身的人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印度的空调普及率并不高,绝大部分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空调,甚至连电风扇也用不起,而且印度时常停电,有风扇也没法用。这也是造成旱季时造成印度伤亡的一大原因。
图片
在干旱面前,就连冲突摩擦不断的印度各种宗教也罕见团结起来,无论是印度教徒、或是伊斯兰教徒、还是锡克教教徒等,都纷纷放下成见,共同向神明祈求季风早日来临,给人们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降雨。
图片
▲印度教祈雨仪式,泡在水桶里
从生产角度而言,异常高温也将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剑桥大学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极端高温最终可能导致印度人的“户外工作能力”下降15%,并将造成2.8%的GDP损失,到2100年造成的GDP损失将达到8.7%。
温度接近50°C的极端高温天气让户外工作变成了“高危工作”,建筑工人、人力车司机、农民等各行人员每多在户外多工作分钟,中暑的风险就提高一分。
一旦得不到及时救治,严重的可能引起肝脏、心脏、肾脏等器官衰竭、永久性脑损害甚至死亡。
据外媒报道,今年3月至5月,印度共发生了2.5万起中暑病例,至少导致了56人死亡,到了6月份更热,死亡人数直线上升。
今年6月1日印度大选当天,33名的负责选举事宜的印度工作人员,正是由于长时间在户外负责选举活动现场工作,中暑后又没有得到及时合适的医治不幸而亡。
图片
▲超过40°C,就不应该进行室外活动了
对于靠天吃饭的印度农业而言,高温天气有着最直观的打击,尤其是对气温比较敏感的小麦。
据研究,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导致小麦减产6.0%左右。而小麦却又是印度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的粮食作物。
印度一年只种一季小麦,在凉季的10、11月播种,次年3月开始陆续收获。3月是作为凉季和旱季的交替之际,该月的温度情况对于小麦保收而言至关重要。
但总是事与愿违,2022年3月左右,一场热浪比以往更早地席卷印度,异常高温天气直接导致了小麦的热应激,当年小麦产量锐减近1100万吨。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小麦等作物产量锐减,印度国内粮食价格一度走高,为抑制通货膨胀,印度当年不得不禁止小麦出口,进而导致国际小麦市场价格走高。
印度的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也相应受到影响而有所减少。除此之外,后续的产业链经济损失更是严重。
再早点的2016年,印度爆发大旱灾,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马哈拉施特拉邦,当地900万农民没有办法获取水资源,216名农民扛不住压力自杀。
干旱缺乏灌溉用水、高温导致作物热应激,雨季又经常发洪灾,只能说印度农民太难了。
没点心理素质,在印度就别当农民了。长期的生存高压下,再看当年印度国内时不时爆出农民起义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图片
▲2020年印度农民起义
干旱导致缺水死亡,户外下高温作业会中暑死亡,抑或是扛不住压力自杀,如果旱季时候备好水源老老实实呆家里吹空调躺平,总没事了吧?
那还真不一定。
图片
印度人怎么降暑
据统计,2022年我国每百户家庭中,空调保有量123.6台,即平均每个家庭有1.2台空调。
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而言,夏天在空调房里吃西瓜避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于印度人而言,却并非如此。
在全球空调普及率平均水平为30%的大背景下,印度国内的空调普及率甚至还不到6%,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整个村里都凑不出一台空调,那是常见的事情。
为了避暑,普通印度人那是绞尽脑汁、用尽智慧,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陶瓦罐和稻草凉风机。
陶瓦罐的功能定位对于印度普通人而言类似于冰箱,如果家里没有冰箱的话,就把饮用水搁陶瓦罐里放上几个小时,等水变凉之后再饮用。因此陶瓦罐几乎是印度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德里的一家公司更是利用陶土这种特性,设计出了土陶瓦门帘,在天气炎热时在土陶瓦浇上水,依据蒸发吸热原理,通过土陶瓦的热空气得以降温,进而降低室内温度。
图片
▲印度的土陶瓦门帘
至于稻草凉风机,则相对更加“先进”一点,起码是用上电了,但是基本原理和土陶瓦门帘类似。
凉风机的底部有一个蓄水箱,三面外壳上铺上稻草,通过水泵将蓄水箱里的水抽出打在稻草上,热空气通过湿稻草后得以降温,在由风扇吹出,帮助人们降暑。
图片
▲稻草凉风机
但是显而易见,这些手段也仅仅只能说是有比没有强。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印度老百姓就连饮用水供应保障都困难,又怎么会把宝贵的水资源花费在降温上。
图片
▲印度就没有“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之类的成语吗?40年你们当地人就没想过办法如何解决缺水问题?
图片
▲贵州省毕节市生机镇常年缺水,1956年,60多名村民在山上凿出8公里长的水渠,解决了用水问题。
图片
▲贵州遵义团结村没有水源,并且被大山阻隔,老支书带领村民前后经历35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10公里长的“天上”水渠,让全村吃上了水。
而更加极端、粗暴、原始的降暑方式,也不是没有,比如泡在恒河里降温。
只能说,印度恒河这一生,承受的实在太多了。
图片
▲恒河岸的男女老少
对于装上空调的印度富裕家庭,实际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装上了也不一定用得上。
停电是印度人民生活的的常态,用当地人话来说“偶尔的供电会打破印度人平静的停电生活”。
几乎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印度各地区曝出大规模停电的消息,这个问题背后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
从供电端来看,整体供电结构过于依赖煤炭发电,电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技术落后,全国电力缺乏统一调度等...
而从需求端来看,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旺盛的用电需求,而且随着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以来,工业用电需求大幅增加。气候相对适宜的雨季和凉季尚还好,而到了旱季,缺水还严重影响水力发电,居民用电量激增,此消彼长下,供电危机就在所难免了。
图片
▲印度农村仍有2亿人用不上电
这么一看,对于印度居民而言,无论走哪条路降暑,都总不那么令人满意。
图片
气候变化恐加剧这一困境
更令印度百姓更加难受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旱季异常高温天气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或将加剧。
据观测,过去10年间,印度3-5月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印度的旱季平均到来时间越来越早,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而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高温天气的持续时间更长、更频繁和更强烈。
印度理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1951年到2010年期间印度极端气温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高温季节的时长也显著增加,几乎每十年就要增加三天。
可以预见的是,印度百姓往后的旱季生活也是越来越难度过。
最后,在酷暑来临之际,军武菌也希望在户外出行或者工作的朋友们,做好防暑准备,一旦身体出现不适,请及时休息或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