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选举落幕,“政治光谱”明显右移

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投票9日结束,10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和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分别保持欧洲议会前三大党团地位。但与此同时,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席位有所增加,法国和德国等一些欧洲大国执政党表现不如极右翼政党。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认为,这一选举结果基本符合预期,显示了欧洲各国民众对民生问题的关切。他指出,欧洲从政界到民间,对极右翼还是有所防范。
图片
图说:6月10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拍摄的选举临时结果 图源:新华社(下同)
大方向不会急剧变化
欧洲议会是欧盟的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议员由各成员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当选议员在欧洲议会中按照党派组成跨国党团,议员更多是依据党团的政治诉求展开日常工作。
欧盟各成员国在欧洲议会所拥有的席位,总体以国家人口数量为基准,经政治协商后确定,人口较多国家拥有的议席也相对较多。在本届欧洲议会的720个席位中,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分配到的席位较多,分别有96席、81席和76席,人口较少的塞浦路斯、卢森堡和马耳他分别只有6席。
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于6日至9日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举行,9日晚陆续公布各自投票结果。从初步结果看,三个传统主流党团人民党党团、社民党党团和复兴欧洲党团排名前三,它们在欧洲议会中组成的“超大联盟”席位虽然从417席降至407席,但合计仍占总席位的近57%。分析人士认为,传统的中右和中左力量在欧洲议会保持多数地位,未来欧洲政治大方向不会出现急剧变化。
图片
图说:6月9日,选民在法国里尔参加欧洲议会选举投票
右翼极右翼议席增加
但与此同时,右翼和极右翼政党议席增加,中左翼和自由派政党议席减少,欧洲议会政治光谱向右移动明显。
在德国,初步计票显示,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得票率从2019年的11%跃升至14%。在意大利,出口民调显示,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领导的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预计赢得26%至30%选票,领先左翼竞争对手。在奥地利,极右翼政党自由党以25.7%得票率位居榜首。
引人关注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突然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选举。舆论认为,这是马克龙对欧洲议会选举结果的直接反应。原因在于出口民调显示,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31.7%选票,在法国政党中得票第一,而马克龙所在的执政党复兴党仅获得14.9%选票,位居第二。
丁纯分析,马克龙可能是考虑“绝地反击”,赌的是法国选民对欧洲议会和本国议会选举关注点与态度的不同,国民联盟无法拿到绝对多数而翻盘。不过,一旦国民联盟及极右翼政党获胜,马克龙在接下来的任期里将成为“跛脚鸭”总统,许多政策很难走出爱丽舍宫。而国民联盟主席勒庞声称,欢迎马克龙的决定,自己已经准备好执政。
而在比利时,首相德克罗确定自己所在的荷语开放自民党在该国联邦、地区和欧洲议会“三合一”选举中失利后,宣布辞职。
欧委会主席仍有悬念
按计划,新一届欧洲议会将于7月16日开会,选举新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现任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能否连任成为关注焦点。
因得到票数领先的欧洲人民党党团支持,冯德莱恩已被推举为“领衔候选人”。她表示,自己有“稳定的支撑”。
但丁纯分析认为,冯德莱恩未必胜券在握。除了争取欧洲议会过半数支持以外,冯德莱恩还要看法、德、意等国领导人对她是否认可。有欧洲媒体报道,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等人可能不会支持冯德莱恩连任,他们更中意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
丁纯表示,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乃至更多国际问题,在欧洲议会已涉及某种“政治正确”,谁占上风都很难大作调整。反倒是欧洲内部民生问题,或将成为新一届欧洲议会政策调整的方向。毕竟,极右翼选票之升,更多显示的是欧洲民众对生计之不满。
姜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