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型反舰弹道导弹有了最新进展,初始作战能力或于2028年形成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
图片
▲外媒发布的PrSM(增量2)导弹飞行渲染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前,据外媒报道的消息称,美国陆军当前正在为PrSM(增量2)导弹的需求寻求工业响应,同时,相关的合同也都在计划准备中,这些合同包括:PrSM(增量2)导弹早期作战能力的开发、导弹的初始生产以及导弹导引头的潜在选项。
图片
▲美国陆军去年接装的首批PrSM(增量1)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PrSM(增量2)导弹(此前又名:LBASM导弹)是美国陆军规划发展的PrSM系列导弹中的其中一款改进型,是继PrSM(增量1)导弹后,美国陆军将要装备的又一款PrSM导弹。2023年12月8日,美国陆军曾在其一份公开发布的服务报告提及,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生产的首批PrSM(增量1)导弹已正式列装美国陆军,并计划于2025年形成该导弹的初始作战能力,且在同年,专为PrSM(增量2)导弹研制的复合导引头,也完成了相应的飞行测试。
图片
▲美国研制的可配套给PrSM(增量2)导弹使用的复合导引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比起只能打陆上/海上固定目标的PrSM(增量1)导弹,PrSM(增量2)导弹增加了反舰和反辐射能力,从而,导弹本身的设计定位也从过去PrSM(增量1)导弹的陆基中近程弹道导弹,变成了一款陆基中近程多用途反舰导弹。为了更好适应今后的反舰/反辐射作战,PrSM(增量2)导弹换装了新一代的半穿战斗部,同时,使用了“惯性制导+GPS制导+被动雷达/被动红外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此外,PrSM(增量2)导弹在飞行末段,还运用了高超声速机动突防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突破敌方的防空反导体系。
图片
▲从美军此前发布的图中可以看出PrSM(增量2)/LBASM导弹具备反舰/反辐射作战能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其他方面,基于PrSM(增量1)导弹发展来的PrSM(增量2)导弹,继续保持了和PrSM(增量1)导弹一样的尺寸、外观和结构,这种设计,使得PrSM(增量2)导弹可以仍然使用M270A2远程多管火箭炮和M142远程多管火箭炮作为其发射平台,其中,M270A2远程多管火箭炮一次性最多可携带4枚PrSM(增量2)导弹,而M142远程多管火箭炮一次性最多可携带2枚PrSM(增量2)导弹。同时,为了满足美国陆军提出的“打击400公里以上距离海上移动目标”的需求,PrSM(增量2)导弹的最大射程依旧维持着与PrSM(增量1)导弹一样的水平,即:550公里,但根据目前最新披露的信息,PrSM(增量2)导弹的最大射程或将进一步拓展到650公里,从而,以获得打击更远距离上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
图片
▲由M142远程多管火箭炮发射的PrSM(增量2)/LBASM导弹执行反舰作战时的过程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美国陆军现有的计划,其将在2026-2027年间生产120枚具备早期作战能力的PrSM(增量2)导弹,而首批该型导弹的装备时间将从2026年开始,届时,美国陆军将获得其成立以来装备的首型反舰弹道导弹。而在之后的2028年,PrSM(增量2)导弹的初始作战能力将有望形成。
图片
▲M142远程多管火箭炮可通过C-130系列战术运输机进行快速部署(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美国陆军今后计划装备的新型反舰弹道导弹,PrSM(增量2)导弹将主要被部署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相关区域里,其潜在主要打击目标为战时途径这里的我军舰艇,从而,让美国陆军在此区域里获得更强的针对我军的“以陆制海”能力。同时,由于PrSM(增量2)导弹的主要发射平台之一的M142远程多管火箭炮的战斗全重仅为16吨左右,因此,可通过美军现役的C-130系列中型运输机或两栖运输舰/艇在该区域进行快速的机动式部署,如此,便能进一步满足美军未来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进行的分布式作战需求,并进一步提高美军在这一地区的整体作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