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暖思淫欲”,下半句更现实,揭露人性本质

仇富,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富人在很多普通人眼里就是坏人?这是因为,过去有句老话,叫“饱暖思淫欲”。
意思就是说人一旦吃饱喝足比较富有的时候,难免就会有花花绕绕的坏心思,而当他付诸行动的时候,往往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图片
比如古时候的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派人在民间大肆搜年轻漂亮的美女,导致老百姓苦不堪言。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因为这里的“淫欲”不单指对美色,还包括一切过度放纵的欲望。
要满足这些欲望,往往需要大量的财富作为支持,所以在很多普通人看来,富人有钱去满足自己无边无际的欲望,所以认为富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图片
但其实,“饱暖思淫欲”这句话还有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更现实,揭露人性本质。“饱暖思淫欲”,出自《增广贤文》,原文是:“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回顾历史,的确有很多令人咋舌的荒淫之事,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富贵阶层所做。
但相比于饱暖思淫欲,其实普通人要面对的更可怕的事儿,其实是饥寒起盗心。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子里,身边最多的,就是有这种盗心的人。
图片
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为富人辩解,而是陈述一个生活的常态,拿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来举例。比如说一个乞丐。
乞丐有乞丐的圈子,他们可能生活在繁华都市,在富豪扎堆的金融大厦楼下乞讨,富豪的荒淫,多半不会影响乞丐的生活,但如果有一天,某位乞丐得了一笔意外之财,那么他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他身边的其他乞丐,很可能就会想办法夺取乞丐的意外之财,甚至谋害这位意外发财的乞丐。
图片
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以“饱暖思淫欲”和“饥寒起盗心”,同样是藏在人性中的“恶”,而且它们的本质其实都一样,都是对欲望的追求。
饥不果腹的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不顾人格尊严,抛弃道德底线,踩着他人上位,以此换取财富和权力;而富贵的人,则会依仗权势和财富,通过欺压弱者来满足更奢靡的欲望。
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实——穷人投机取巧,富人得寸进尺。社会上很多可怕的事儿,都是因为欲望而导致,当人的心迷失在利益之下的时候,无论贫富,人性的底线都很难坚守。
因此,在孟子看来,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有能守住心中的道义,不被欲望迷失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我们不一定要做那样高尚的人,但也要尽量避免沦为欲望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