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家乡凰桐村散记

潮新闻客户端 田渭法
图片
2013年12月,我退休时想给家乡凰桐村写一个文章,总觉得难写,直到2023年9月我写作《为凰桐村旁“楼家桥文化遗址”鼓与呼》时才觉得是写家乡凰桐村的时候了。
凰桐村位于诸暨市以北,北邻杭州市萧山区桃源镇,现属次坞镇,1992年前属于思安乡,而凰桐就是乡政府所在地。近十余年来,邻村三环自然村、孙溪坞自然村并给凰桐村。
凰桐,《诸暨地名志》上曾记述:这片土地有着婀娜多姿又青翠欲滴的梧桐树,几只漂亮鲜丽的凤凰栖在梧桐树上,故称之为凰桐。据《诸暨县志》记载,孝宗乾道八年(即1172年),诸暨“东北10乡置义安,治今枫桥”,而到淳熙元年(1174年)“废义安,其他复入诸暨”。那时凰桐村划出为义安县,县衙在枫桥,2年后又复归了。
图片
凰桐村西北是一个淘湖畈,在猪山北边有一个有名的“楼家桥文化遗址”。1999年4月至2000年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对“楼家桥文化遗址”进行3次发掘,发现最下层为新石器时代,似河姆渡文化,别具特色,距今已有7000多年。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的玉管、骨锥、骨凿、象牙小罐;石质工具见有石锛,数量极少,陶器有圆柱足(部分跟部外侧贴有突脊)鼎、隔档(敞口内侧有一周3-4厘米宽的隔档)深腹缸、深腹钵式豆、有脊釜、双鋬罐、扁圜把钵、腰沿釜、圈足盆等;陶系以夹炭红衣陶、夹炭黑衣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流行堆贴与刻划纹,堆贴一环圈装饰为多,亦见细泥条塑贴的网格纹,往往与刻划纹相配合,另外还多见近似蜥蜴的堆塑纹样;刻画以水波纹、弦纹最为常见,绳纹仅见于有脊釜的底腹,数量很少。一些盆、罐底腹片及豆的圈足上,还可以辨见墨绿色的图案,隐约有直线、曲线之分,模糊不明。
图片
在一件夹炭红衣外腹壁的一组弦纹中间,发现了“龙”的刻画图像,一首一尾分见于两块陶片,不是同一个体,但从所存躯体线条的连续性,可作完整复原:头似兽、圆睛、长角(耳)、突吻大嘴,躯干似爬行动物,长身、四足、曳尾,作腾跃状,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在凰桐江东边同样有着悠久文化的生活遗痕。1961年凰桐村人在青龙山挖掘毛藤根(葛根)时,在一个破旧坟地挖掘到一顶凤冠霞佩。1968年我们12队在修建金家坞小水库时,在近一米半深的黄土中,发掘到方方的如图魔方大小的金属片,有黄色的,也有黑色的,似有文字,但出土不到一小时它被氧化了,我现在也认得发掘的地方。
凰桐村因为姓俞,所以有个俞氏宗祠。清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俞氏宗亲们在村口建了多幢大屋。而我家只距祠堂一条路。听我老爸说1946年嵊县“的笃班”曾在祠堂演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俞氏宗祠征为思安粮站。2003年,我听两位弟弟说,粮库里当洗衣板的是一块祠堂石碑,我觉得那该保护起来,于是和粮站人说好,请4位健壮男性把石碑抬到我的公司。我洗净石碑,拍照,把碑文记在本子上。前几年我与俞先法老师说,等凰桐村文化礼堂建成,此碑即立于堂中。但去年再查看石碑,它的下方是卯隼结构,必须是文化礼堂立碑的地方有一个凹,并且要与石碑粘合和固定。这块重700多斤的“禁碑”距今已有226年。
可是在解放前,凰桐村只是一个漂亮好听的名字。这里是有名的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有句农谚这样说:“若要老婆见,凰桐三环做长年。做了三长年,性命见皇天。”下田干农活的男性十有八九被血吸虫感染。三环村有个桥西的小自然村,三十六户人家至解放初只剩了三四户,几乎死绝,真是“万户萧疏鬼唱歌”。我老爸18岁时从萧山欢潭到凰桐过继给叔叔做儿子,到凰桐村成家后马上感染了,并且得了严重的肝硬化、腹水。我母亲说那时你爸大腹便便总认为他马上死了。然而迎来春色换人间,1951年8月,党中央毛主席派医疗队到凰桐村,同时浙江省卫生实验院联合县医疗机构,建立“浙江省卫生实验院凰桐三环畈血吸虫病实验区”,一边治疗病人,一边实行有钉螺面积的普查,然后进行“灭螺”。我父亲就是这次进行了及时治疗,半年后居然“完全康复”,于是1953年生出了我。我幼年时也得血吸虫病,8岁时和小姐在俞章良家堂屋接受锑剂注射治疗,17岁和30岁时又接受口服咇喹酮治疗。1987年我带着感恩的心编修卫生志、县志,同时把信息告诉父亲。1979年,诸暨宣布“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8年,当我见到湖南、浙江又有“钉螺”,我查阅资料,一天一夜写出《瘟神缘何又重来》的报告文学,1989年1月9日《钱江晚报》整版作了刊登。随后省卫生厅派员向我作了调查。
图片
凰桐村西北有一条贯穿萧山尖山至诸暨西北的悠悠凰桐江。这条凰桐江我称它是一条“英雄的江”。它在萧山境内约4.8公里,诸暨境内42公里。1916年至1919年期间,少年俞秀松从溪棣村走到凰桐三环船埠,乘快船16公里去临浦读高小。毕业后考取了浙江第一师范,一边读书一边投身革命事业。1928年初春,当宣侠父将军为诸暨地下党召开完第一次党代会,领导诸暨人民抗租斗争不久,他与金村金婉玲结婚的第二天遭到了姚江警察所追捕,他逃至长兰屋背后的杭坞山,在三德寺、凰桐小岭、石屋和柴家村避风,最后也选择在三环埠上船,奔赴新的战场。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俞秀松“托派”平反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三环村开小店的俞寿椿当上了市政协委员,说他是俞秀松的弟弟,而俞寿椿的女儿嫁到凰桐村,给了我同年纪同生产队的俞一平做媳妇。我认真作了调查,俞寿椿是俞秀松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户口仍在溪棣村,只不过在三环村开小店时日长了,所以人们误认为他是三环村人。
1960年7岁的我跟随着父亲在凰桐江撑船,吃蒲包饭,赏两岸动人的景色。1984年我写出了近3万字的《船——献给父辈们的歌》上了《西湖》杂志1989年12期头条……我爹和立昌伯船运的是大米、小麦,可自己吃的是蕃芋丝饭,反差多大呀,但他俩坚守船夫底线。
1977年秋天,诸暨县发动全县民工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凰桐村疏浚工程,从近靠萧山的淘湖电排站起一直到三环村,把青龙山的江湾改直,并同时疏浚了支流姚鲍渠道。总投工50万工,挖掘土方、石方160万方。那时村里十有八九的村民家住着民工。县里头为啥要疏浚凰桐江?因为凰桐江埠头是个石灰、石煤外运的埠头。疏浚之后,凰桐村的夫妻船应运而生。他们一边经营着自家的责任田,一边撑着夫妻船,往绍兴、萧山、杭州运送石灰、石煤。最多时凰桐有70只夫妻船。其中少量也有父子船、兄弟船。由此凰桐埠头成立了埠头管理机构。船在运行随时遇到风浪、洪水,白天黑夜在船上,也给不会游泳的妇女带来危险,其时村里有2名妇女因为夜间不慎落水失去了生命。
1995年凰桐村往淘湖畈造了新桥。而这之前是一座木板桥。我放牛时,夏天的晚上在木桥上乘凉,听着福根伯讲述《七箭十三侠》《岳飞》和他年轻时演戏文的故事。1996年新桥建成,市领导周惠良题写了“凰桐桥”,吴家坞村的吴关校其时在杭州承包市政工程,为建桥先后捐款68万元。
图片
说起凰桐的读书人,首先要说三环自然村考入举人的蒋麟振。他14岁丧父,15岁丧母,由哥嫂抚养读书,乡试主试官赞他“议论高超,词气奥衍”,他与诗词大家蒋智由堪称“两蒋”,康有为称他诗文“不敢言天下第一,要不出五名之外”,故推崇为海内儒宗。但他五考进士无望,故心志俱灰,于1906年任了淳安教谕,1912年任浦江知事,1943年任《浙江通志》编纂。而孙溪坞自然村的程富根,身处山坞却志向宏大,小学行走3公里“野猫路”在凰桐就学,中学迁至杭一中,于1959年以高分考进北京大学。而凰桐自然村,章佰华、俞祖根、俞永明、汤国华(女)、李汉如、陈金勋、俞传定、俞永如、俞相如等均考入大学和专科。
值得一说的是俞永如和俞相如兄弟俩先后考入西安交大。哥哥俞永如分配到陕西省统计局,弟弟俞相如分配至西安建筑设计院,并在第三年成了院内技术骨干。1965年他下放在凰桐做百姓,他积极参与孙溪坞三级发电站的设计和建设,电站建成后因发电机故障,诸暨、绍兴先后两批专家来检修,无果,最后把检修工作丢给俞相如,说,死马做活马医吧。俞相如不舍不弃,研读说明书,查看机电资料,夜以继日,终于在第四天发出了电,受到乡里人一致好评。1974年返西安原单位,次年任命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村里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火车站也是他亲手设计的。
年幼时,我家与俞祖根家相邻,我听惯了俞祖根在楼上朗朗的外语阅读声。1993年11月我与弟去京,在硬卧车上听到一个熟悉声音,定睛一看是他,故相认“祖根哥”。他介绍说是来杭州大学开同学会,当年读的是地理系,毕业分配至天津地质研究院,而夫人就是大学同学。
汤国华读的是药科,她母周芬莲是我小学老师,我与她弟弟汤加统当年常去田里捉泥鳅、黄鳝。她暑假返家,我看她人不高,稍胖,毕业后去华北制药厂,后任工会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其父汤永绥曾为县委副书记汪心田秘书,因“历史成分问题”当农民多年,1984年他帮助县委组织部工作来牌头,在那个小旅馆我们谈过。
思安中学创办于1967年,这之前是“思安农中”,我是(65)班学员,但学了一年就去生产队放牛。思安中学离思安完全小学相距很近,教室、老师办公室属于新建,拥有高中、初中多个班级。教师为诸暨中学的一流老师,有楼耀芳、陈乾海、黄彩姑等;本乡老师有蒋惠宗、俞仕庭、章佰华等,学生大多属大西区人,也有萧山、舟山人。教师、学生宿舍就在思安小学的楼上。当年楼国华、柴飞超、李云萍、俞素珍、俞秀华、柴国焕、柴云昌、俞秀云、蒋德兴、程国兴等均在该校学习至毕业。
1970年,我和俞永明家同一个操作组。他弟弟俞克明毕业于大桥中学,一次插秧时他同我说,哥哥永明是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的办公室负责人,该公司为国内化工老大,其设备全由苏联提供,公司为照顾家属有一份招工表叫他填写,他与哥哥俞安民、俞德民商量了,大队也盖了章,可是表拿到公社,副书记某某某不同意,我说:“老底子公社的全部房子都是你们家的,盖一个章难道不容易?”他说:“就是我家解放前房产多,土改划定了个高成分,公社里说如果是中农、下中农我们同意。”俞克民的招工就这样黄了。1984年俞永明被任命为甘肃省石化厅副厅长,深圳改革开放作为“样板”时,他被抽调深圳任深石化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1992年春天他到杭州办事,他弟弟俞安民打电话叫我在西湖边一起吃顿饭。那时我正在满觉垅任省青年文联创作员,马上去了。见到俞永明兄弟和省府秘书长汪曦光等。第二天俞永明叫我和弟弟陪他们兄弟去桐庐,我们于是顺便去了瑶琳仙境。这年8月的一天,我回村里到俞永明家,他母亲操一口萧山口音说:“你20年没到我家里了。”忙着泡茶,我说:“我明天要去深圳看看永明哥,你对大儿子有话捎吗?”她说:“没有话,他蛮忙的。”我临走时老人拉住我,“我这几年双脚搔痒烦死了,你有什么药吗?”我说我记着。在返回的深圳火车站,我猛想起老太太的嘱托,忙在车站附近的商店给她买了几支“皮炎平”药膏和几块硫磺皂,返回时交于老人家,也没和永明、克明说。听村上人说老人家活到近百岁去世。随后俞永明又调任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一次,在德民家相聚,他说:“你怎么来了?”我说:“只有哥哥来,亲眷不能来吗?”他惊愕,我告诉他:“你弟的舅佬是我表姐夫。”他哈哈大笑,说:“我母亲特别了解你,总赞你是村里的秀才。”我告诉他:“我当年为村里出黑板报,向你妈要面盆、抹布,她倚门看我的字好不好,心里比较一下儿子安民写黑板报的字。后来我们又同一操作组,挑垃圾,拉草子,为克民带午饭。你是中国的红人,上至国家主席和总理,下至全国股民都要看看深石化、深发展的资本市场,这2个股票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晴雨表吧。”他说:“哪里呢,还是你写写文章研究中药有趣,我烦呢。”那次刚温州通了铁路,他叫我为他买两张车票去岳父家。2019年3月他因迟了几天去上海华山医院上心血管支架,突然心梗去世,享年83岁。随后弟弟和家人把骨灰拿到凰桐村葬山。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店口、湄池已经兴办起社办企业和个人加工作坊,大多以五金为主。凰桐村人不甘落后。1977年冬正下着雪,我杭州的大舅舅冯理奎召集了杭州新华造纸厂、工农纸厂、临安玲珑造纸厂的工程师在凰桐村选址,准备筹建“思安造纸厂”。记得快过年了,天上飘着大雪,工程师选址在安山脚当年我们团支部种的试验田上。大半年后纸厂建成,我大姐夫俞桂发被安排进厂任供销员,弟弟田渭良进入当了打浆工人。我妈把大舅的长靴交他,说:“你哥六月里写文章穿过,你去穿吧。”弟弟和同时进厂的何家村姑娘何珠凤同车间,后来她成了我大弟媳。前几天弟弟同我说他的婚房就是三间小平房的里面间。
我1973年9月去绍兴读书,当时记得凰桐村18个生产队平均每人有一亩三分田,山和山地怕也有这么多。村北边有着广袤的淘湖畈,村南边有着翠绿高耸的杭坞山,大岭的右边山腰,有一块万吨巨石好像随时要滚下,巨石右侧有“老虎洞”,人未到洞口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心怦怦跳了。而通往三德寺的盘秋畈,俞家坞的层层梯田,春天时油菜和麦田被染成五彩缤纷。当然,如果往村里走,左边的梅树湾张开着翅膀在欢迎你,小岭的蜿蜒山路伴随着淙淙山水让人留连忘返。乌封尖峭陡的山路又叫人双脚发抖。村里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静静地呼吸着时代的空气。我幼年始一直在这山上砍柴,摘杨梅、拔笋、放牛,手被刺伤过,脚被竹蔀头刺入过无数回。一次在小岭砍树,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得昏厥和休克,我苏醒后同伙们马上扶我到石屋,他们又帮我在菩萨面前顶礼膜拜,近1小时后居然元气恢复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人学其他村的样子,慢慢地建起了一个能容纳2千人的电影院,但由于资金缺乏又建得慢,而百姓家随后拥有了黑白或者彩色电视机,于是未能竣工的电影院成了摆设,成了村里人取笑的对象。而我却注视着这个“空屋”,思考着这一现象。是时代的快速车轮超越了我们的思维,我还写了个小说叫《空屋》。同样在大建村自来水时光,村干部们正在为资金发愁时,我的表弟俞海通建议,借着小岭脚地势高,可用自然落差不用抽水机。后来村里果然用了这法子装上了自来水。我问过,现在还在当辅助用水。
长江后浪推前浪,腹有诗书气自华。凰桐村第一个博士生是邵忠法女儿邵奇妙,她学生物,博士在日本读,毕业后担任过中科院植物生态所副研究员,现从上海转到杭州下沙,在杭州一生物科技公司任产品开发总监。第二个博士是黄力朝的女儿,在绍兴文理学院任过教师,现在河南省工作。第三个博士是俞灿良女儿俞翰沁,目前在上海财大读法学,今年就毕业了。第四个是俞关金的孙女俞姚琳,前些年在镇海中学,后考入复旦大学数学博士生。第五个是俞马良的儿子俞恒源,考入浙大后,本、硕、博连读,攻药学,明年可拿到博士证书。至于硕士研究生,比较多,我就不表述了。
凰桐村人发展民营经济也不示弱。三环自然村吴建新之弟吴建龙复员返乡后在绍兴创立了集团公司,上了股市;楼奎民夫妻俩在青海创立矿石公司,名气很大,2024年任浙商青海省常务副会长,还上了《浙商》封面人物;许永明创立了化学喷涂料公司,并与房地产大公司合作,2年前他捐资10万元修建了凰桐村公墓边那座姚鲍渠道的小桥;殷国江、周海锋、张华君、张建成、俞峰、吴建军的五金、机械企业也各有特色,吴建军还为三环村修建祠堂和文化礼堂积极捐款20万元;余苗军的“杭军机械”在河北和诸暨两地有企业,10年前他还当选了诸暨市河北同乡会会长和市政协委员。
凰桐村的人和事,我林林总总记录这么多,可能还有遗漏。我爱家乡,我爱家乡凰桐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