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狂犬旁的,全是福建人?!

6月10日
一博主发布了一条关于
反犬旁的象形意义说明
图片
于是
福建人又上热搜了!
因为在评论区出现了
不念反犬旁而念狂犬旁”的声音
图片
博主大为震撼
仔细翻阅评论
发现这群网友的IP
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
他们几乎都是福建人!
这个发现
似乎让反犬旁念成狂犬旁
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还有好奇网友提问福建人
“反文旁”是怎么念↓
图片
还有网友调侃
“福建人的笑是发发发发吗”
得到了网友的认真“科普”↓
图片
受福建方言影响
有些地区的福建人
“H”“F”不分
由此贡献了
很多独特的“笑料”
不过你知道吗
首创汉语拼音方案的
是位福建人
他就是卢戆章
图片
卢戆章雕像(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供图)
卢戆章是福建同安人。他出生之时正逢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卢戆章认为,要济世救国必须普及教育。但当时中国教育普及率低的关键原因是古代汉语存在字多而笔画复杂、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离、方言多等问题,造成百姓读书识字难。
于是,卢戆章苦心孤诣十几年,在1892年写成并出版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拟订了称为“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 的拼音方案,即以少量固定的、笔画简单易识易记的“切音字母”为繁多的汉字注音。
图片
《一目了然初阶》插图(卢志明 供图)
《一目了然初阶》出版后风行一时,百姓通过学切音字,只要半年就能写所欲言,外国人学得也很多,都称简便。
随着切音字的影响日益扩大,清政府甚至颁谕旨调取书籍,“详加考验”。看到官方推广希望的卢戆章多次“于万难中拮据资斧”,从厦门跋涉至北京,呈缴切音方案。但是,在屡遭国际列强势力打击,积贫积弱的晚清政权最终无暇顾及此事。
虽然卢戆章的拼音方案没能被官方推广,但在他的影响下,后来,许多人纷纷开始研究语言文字的改革。
没想到
我们福建人和拼音
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吧?
所以回归话题
你是念“反犬旁”
还是“狂犬旁”呢?
来源:福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