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阶智驾下放!这一次小鹏比华为有诚意

全文3000字, 阅读约需9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鸿蒙智行和小鹏汽车分别公布了新车型命名和外观,鸿蒙智行命名为“智界R7”,小鹏汽车命名为“小鹏M03”。

02智界R7预计售价30万元-40万元,定位于轿跑SUV跨界车型,有望成为鸿蒙智行的主力车型。

03另一方面,小鹏M03预计售价10万-15万元,支持基于纯视觉的高阶智驾,有望开启高阶智驾普及之路。

04两款车型在各自的目标市场都极具竞争力,有望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成为鸿蒙智行和小鹏的销量新支柱。

05除此之外,小鹏M03的到来可能带动行业高阶智驾的发展,推动车企做出改变。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端午假期刚刚结束,车企们就按耐不住,鸿蒙智行小鹏两家造车新势力相继公布了新车型的命名和外观。
其中鸿蒙智行新款产品属于智界品牌,命名为“智界R7”,属于轿跑SUV跨界车型。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介绍,“R”是Revolution的首字母,代表着突破与颠覆。
图片
小鹏MONA官微则宣布,新款产品命名为“小鹏M03”。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MONA”是“Made Of New AI ”的首字母缩写,目标是成为全球AI智驾汽车的普及者。
图片
作为头部造车新势力,鸿蒙智行和小鹏享受万众瞩目的同时也倍感压力,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智界R7和小鹏M03或将成为这两家车企提高产品销量的破局之作,但这两款车能够承担起鸿蒙智行和小鹏的厚望吗?
用硬实力说话
硬实力是一款车与其他产品竞争的基础,智界品牌目前仅有S7一款车型,考虑到20万元以上市场SUV份额高于轿车,但鸿蒙智行主打SUV的品牌是问界,为了避免内部竞争,鸿蒙智行才会推出兼顾大空间和操作感的轿跑SUV跨界车型。
结合余承东公布的外观图和网上的爆料信息来看,智界R7前脸依旧是鸿蒙智行典型的家族式设计,超小进气格栅与本月初上市的问界M7 Ultra几乎一致。不过智界R7圆润的线条和大溜背设计,即区别于问界SUV,也与智界S7完全不同,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内部空间。
图片
市面上的轿跑SUV并不少见,例如腾势N7奔驰GLC-Coupe等,与他们相比,智界R7的主要优势在于智能化。
官图显示,智界R7头顶有一个激光雷达,说明智界R7支持乾崑ADS 3.0智驾系统。其他如XMOTION 2.0车身控制系统、iDVP 2.0智能汽车数字平台、乾崑“云鹊”大模型、新一代鸿蒙智能座舱、乾崑XHUD 2.0等全套智能化配置,智界R7有机会标配。
图片
爆料信息称,智界R7预计售价30万元-40万元,高于S7。小通认为该信息可信度较高,SUV车型的物料成本高于轿车,得到了更大的空间,自然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对于同时需要操作性和大空间、智驾功能的消费者而言,这个价位的智界R7依然竞争力十足。
与选择深耕高端市场的华为不同,小鹏则打算通过MONA品牌下探市场。之前小鹏M03已有多次曝光,该车为小鹏与滴滴联合研发的A级纯电轿车,支持基于纯视觉的高阶智驾,预计续航550公里左右,电池供应商被爆是比亚迪,整车售价10万-15万元。
图片
其实不考虑其他配置,能够提供550公里左右的续航和高阶智驾,在10万-15万元价位,小鹏M03已经几乎找不到对手了。正如何小鹏所言,小鹏M03要开启高阶智驾普及之路,这款车的到来或将开启智驾新时代,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车企致力于高阶智驾下放,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高阶智驾带来的便利性。
结合配置与价格来看,这两款车方向不同,在各自的目标市场都极具竞争力,很有机会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成为鸿蒙智行和小鹏的销量新支柱。对于这两家车企而言,这两款车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冲击销量目标,更是一次勇敢地探索。
开拓新市场
鸿蒙智行与小鹏都属于造车新势力,入局汽车行业时间不长,相对而言鸿蒙智行面对的局面更加复杂,因为其不但需要考虑产品本身,还要思考该如何分配车型,以减少内耗。
目前鸿蒙智行智选车业务已有四家合作伙伴,包括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但为了避免内部竞争,产品定位需要体现出差异化,因而现阶段四大品牌定位分别为新能源SUV、新能源轿车、行政级轿车、百万级豪车(包括轿车、SUV、MPV)。
图片
然而这四个品牌并未覆盖全部车型,已经扭亏为盈的鸿蒙智行需要探索更多类型的产品,增加企业体量和抗风险性。在前段时间的问界M7 Ultra发布会上,余承东就透露了有研发越野车的想法,并表示如果华为做越野车,那一定是颠覆级产品。只是我们都没想到,比越野车更先到来的是轿跑SUV。
问界产品线已经完善,考虑到与江淮合作品牌的定位,以及享界的行政级属性,智界无疑是承接轿跑SUV的最佳选择。至于未来鸿蒙智行可能会到来的越野车和跑车等车型,考虑到价格和定位,小通认为最有可能是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品牌。在之前的采访中,余承东表示与江淮合作的品牌命名暂未确定,对标劳斯莱斯品牌。
图片
今年5月鸿蒙智行总销量被理想汽车超越,鸿蒙智行需要一些新品刺激销量。智界R7一方面能够帮助鸿蒙智行完善产品线,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到对于操作性和空间都有较高需求的用户,或将成为未来鸿蒙智行的主力车型。
至于小鹏,曾位列造车新势力销量前三,今年5月销量却不到蔚来的一半和理想的三分之一,照此情景6月存在被小米汽车超越的可能,小鹏急需新车型提升销量。
小鹏旗下的P系列和G系列产品,已经覆盖了15万-35万元价位,其中P7、G6、G9等多款车型表现不错。如今,小鹏选择下沉到10万-15万元市场,并将核心竞争力高阶智驾赋能该价位车型。
图片
尽管高阶智驾不再是新奇的东西,但目前支持高阶智驾的车型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上。甚至国民级车企比亚迪都表示,未来的规划是3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高阶智驾、20万元以上车型选配高阶智驾。
小鹏MONA品牌利用低成本的纯视觉智驾技术,实现了高阶智驾快速下放,对于其他同价位产品无异于降维打击。通过小鹏M03,小鹏一方面完善了产品线,实现下探市场,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证明企业的智驾水平,提升销量的同时,为其他产品做宣传。
另外,从小鹏M03的命名也能看出,小鹏还留有余地,未来可能推出价格和定位更低的M01/02,也可能推出定位和价格更高的M05/07/09。
最关键的是,小鹏M03的到来,很可能带动行业高阶智驾的发展,并推动车企做出改变。
全民智驾时代将至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国内车企中,华为的智驾能力举世无双,也是当前唯一实现高阶智驾不区分地区和路况全国都能用的车企。支持乾崑ADS 3.0的智界R7也将带来超越车企平均水平的智驾能力,但就对于行业的贡献而言,小通认为小鹏M03高于智界R7。
智界R7的作用在于帮助鸿蒙智行重回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一,但于行业而言,我们暂时还没看到太多开创性设计。或许华为正在筹备的越野车,能够颠覆行业吧。小鹏M03的贡献就在于促进高阶智驾下放,小通曾体验过G6,对于小鹏的智驾能力印象不错,尤其是在广州,一些偏远的小城镇智驾也能用。
如果基于纯视觉技术的小鹏M03能有相同的表现,那么即使其他配置有所阉割,产品依然极具竞争力。在小鹏的压力之下,其他车企也可能会考虑将高阶智驾下放,全民智驾时代即将到来。
图片
不只是小鹏,大疆车载、百度Apollo等企业,之前也发布了一些低成本的智驾平台,预计从2025年开始,会有不少车企致力于下放智驾功能。而嗅觉敏锐的小鹏,或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然,小通也曾思考过第一季度规模净利润仍亏损13.68亿元的小鹏,现在为10万-15万元的车型适配高阶智驾,会不会导致亏损幅度增加。不过考虑到滴滴是小鹏的合作企业,可能会采购大批小鹏M03作为网约车,小通认为这款车不会导致小鹏亏损加剧,反而有可能是小鹏扭亏为盈的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车的准确发布时间目前都未公布,之前小鹏在520 AI DAY上表示该车6月亮相,但并未说何时发布。智界R7也未透露发布和上市时间,但若发布即支持ADS 3.0,那肯定不能早于首发ADS 3.0的享界S9。小通预测,小鹏M03将在8月前后发布上市,智界R7则可能要等到10月前后才能发布上市。
图片
乾崑ADS 3.0将全面拥抱端到端大模型,进化到数据驱动时代。作为国内智驾TOP1企业,华为即将到来的两款新车享界S9、智界S7将成为首批搭载ADS 3.0的车型,为行业树立智驾新标杆,并指引其他车企智驾技术的发展方向。
小鹏MONA品牌则致力于高阶智驾下放,并挖掘纯视觉智驾的能力,将AI智驾带给全球消费者。诚然,小鹏一家车企几乎不可能做到,但小鹏要起到的是鲶鱼作用,带动整个行业下放高阶智驾。
作为消费者,小通期待高阶智驾下放到10万元甚至更低价位的一天,相信当道路上都是智驾车型的时候,汽车事故率也会显著下降,不但驾驶汽车更加轻松,车内乘客和行人的安全也将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