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表决通过美国提交的巴以停火提案,中国也投了赞成票

巴以局势终于迎来转机?联合国的新决议,以色列已接受。但中国代表一句话,暴露残酷现实。
一、美国的停火提案,中国投了赞成票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份新决议,呼吁巴以双方接受停火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提案是美国提交的。在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中,获得了14票赞成,中国也投了赞成票,俄罗斯则投了弃权票。
图片
安理会通过新决议
根据该决议,停火将分成3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双方立即实施“全面彻底停火”。哈马斯将释放部分被扣押人员,同时把部分遇害人员的遗体归还给以方。相应地,以色列也会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以军也要撤出加沙的人口聚集区。
第二阶段,哈马斯会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作为交换,所有以军将从加沙地区撤出。
第三阶段,开启加沙地区的大规模重建计划等。
而且,该决议称,以色列已经接受了这一停火协议。
决议通过后,哈马斯也做出积极表态,称对相关停火决议表示欢迎,愿意与相关斡旋方合作,与以色列开展间接谈判。
这无疑给巴以停火止战带来了曙光。
二、中国代表给各国提了个醒
不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给各国提了个醒,虽然决议得到了巴以双方的认可,但它能否成功落地,还要打一个问号。
傅聪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通过的决议,仍然存在着不少模糊之处。
因此,中方对巴以这两个主要当事方是否接受停火倡议,3阶段安排能否顺利过渡,仍然抱有合理关切。
中方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图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
毕竟,以色列代表纳夫塔利在决议投票结束后,公开表示以方的目标不会改变,那就是“让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摧毁哈马斯在加沙的军事和行政能力、确保加沙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要知道,不久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也发表过类似的声明。
显然,以方目前还没有放弃对哈马斯的强硬态度。
如果以方用这样的态度,和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那么双方的谈判恐怕会陷入僵局。
而且,这次的决议不是暂时停火,而是逐步实现彻底停火,要求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区。其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以色列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但内塔尼亚胡政府是否愿意做出让步,促成停火谈判,还是个未知数。
三、以色列只有一条出路
不过,事实早已证明,以色列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尽快停火止战,和各方一起,推动巴以问题实现政治解决。
统计数据显示,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导致至少37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84000多人因此受伤。
就在几天前,以军对加沙地区的一所难民营悍然发动袭击。以方称,这次军事行动营救出了4名被扣押人员。与此同时,该行动导致大批无辜的巴勒斯坦平民死亡。
尽管以军宣称袭击造成的伤亡人数“不到100人”,但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以军的行动至少造成270多人死亡、近700人受伤。
图片
以军袭击难民营
不仅如此,由于冲突不断延宕,加沙地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就连相关救援机构的行动,也一度陷入停滞。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巴以接着打下去,那么这样的人道主义悲剧就有可能再次上演,持续燃烧的战火也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这对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来说,无疑是相当不利的。
正因如此,国际社会对巴以停火止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想要实现地区的长期安全,就得落实“两国方案”。
前段时间,联合国以143票赞成的压倒性优势通过相关决议,认定巴勒斯坦符合规定,应当加入联合国。虽然在美国的阻挠下,这一决议未能实现,但这足以说明,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是大势所趋。
随后,挪威、西班牙、爱尔兰三国在同一天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对于美以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毕竟,连自己的盟友都站在了巴勒斯坦一边。
不仅如此,欧洲三国的共同表态,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推动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的主权国家地位,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众多成员国中的一员。
显然,事实已经证明,如果以色列一意孤行,那么它势必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更麻烦的是,由于战争的持续延宕,以色列内部的矛盾也变得更加突出。
图片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近日,以色列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公开宣布退出战时内阁。
要知道,去年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以色列政府就成立了所谓的战时内阁。除了甘茨,其成员还包括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专门对相关作战事宜进行决策。
现在,甘茨宣布退出,暴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在巴以冲突的未来及后果方面,以色列领导层存在分歧。
虽然甘茨的退出不会对内塔尼亚胡政府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在外界普遍认为,甘茨的存在能起到缓和作用的情况下,他的退出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内塔尼亚胡面临的国内外压力。
显然,以色列现在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听从中国等国的劝告,尽早放弃通过武力解决巴以问题的幻想,重新坐到政治解决的谈判桌前,和各方一起,推动巴以问题的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