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罢工!韩国医生“辞职潮”愈演愈烈 医政对峙僵局如何收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贾晓雯
图片
这是2022年3月11日在韩国首尔拍摄的急救医疗中心。来源:新华社
三个月过去了,韩国医生“辞职潮”却愈演愈烈,如今医疗界宣布决定全面罢工,医政双方的互不妥协已将韩国医疗系统推至崩溃的边缘。
据新华社6月10日报道,韩国最大医生团体大韩医师协会9日宣布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全面罢工并举行集会。韩国政府对这一决定表示遗憾,警告医疗界不要以民众生命为筹码,并承诺:不会对返岗复工的实习和住院医生做出任何行政处罚。
韩国实习和住院医生因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而发起“辞职潮”已经三个多月,此次医政对峙为何久久不能平息,甚至愈演愈烈?
医政双方为何持久对峙?
此次医生“辞职潮”导火索是韩国政府2月初发布的医科大学扩招方案,内容包括从2025学年度起,将高校医学院招生规模从目前的3058人增至5058人,到2035年将新增1万名医生。
医疗界强烈反对这一计划,约1.2万名实习和住院医生递交辞呈、罢诊离岗,造成诊疗混乱。据新华社援引韩联社4月8日报道,截至当日,首尔7家政府指定的大型急救医疗中心中,已有6家因人手不足减少或暂停了部分手术和治疗,在岗医生已不堪重负。
据新华社4月5日报道,韩国总统办公室4日说,总统尹锡悦当天与医疗界代表会面,就医疗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这是韩国医生因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发起“辞职潮”以来,尹锡悦首次与医疗界人员面谈。但从面谈结果来看,双方立场仍有较大差距,政府和医疗界之间的矛盾恐将进一步激化。
虽医政也曾谋求对话,但对话缺乏共识,至今医政矛盾仍然难以调解。为何韩国医生坚决抵制扩招,而韩国政府强硬坚持扩招,双方对话如此之难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詹德斌分析道,韩国政府认为扩招决策经过充分论证,并且势在必行;医生团体觉得政府的决策没有反映他们的意见,所以逐步升级斗争的烈度。“再加上,医生团体过去多次抵制扩招都取得胜利,认为政府斗不过医生。”
詹德斌说,从医生的角度看,特别是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的角度来看,大幅扩招等于侵犯他们利益,扩招导致进入医学院的门槛降低,几年后翻倍的毕业生进入市场,无疑会压低他们的价值。“关键是,他们认为目前政府的改革方案,未必能确保毕业生去到紧缺医生的科室。”
而从韩国政府的角度看,站在全局、中长期考虑,韩国老龄化,过去27年没有扩招,当年医药分流改革时还减少了招生规模,所以韩国政府发现5至10年后,老龄化对医生的需求大幅增加,现在不扩招就来不及了,因为培养一名专科医生需要近10年时间。
据央视新闻,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6月9日举行记者会时表示,政府为了不让集体停诊成为现实,将与医疗界保持对话,尽全力减少医疗空白。
医政对抗会如何收场?
除计划采取集体行动外,医疗界还曾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扩招计划。
5月16日,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就韩国医疗界向韩国政府提起的“停止执行医科大学扩招”申请作出裁决,驳回了韩国医疗界的相关请求。政府的医疗改革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法院表示,考虑到如果叫停扩招计划,将对韩国民众的公共福利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作出了驳回决定。首尔高等法院的裁决意味着,韩国政府推行的医科大学扩招计划将如期推进,相关工作将进入最后敲定阶段。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法院的裁决证明政府推进医科大学扩招计划的紧迫性和合理性。
此番,医生“辞职潮”并没有真正阻止医学院扩招。如今,韩国政府的扩招计划仍在持续推进。
根据韩国教育部和韩国大学教育协议会5月30日发布的内容,韩国39所高校医学院2025学年招生名额敲定为4610人,约为2024学年的1.5倍。
大韩医师协会6月9日说,医协4日至7日就如何应对医学院扩招计划举行全体投票,在有投票权的11.19万名会员中,7.08万名会员参与投票。结果显示,90.6%的投票者支持以强硬态度反对扩招计划,73.5%支持采取停诊等集体行动。因此,医协决定于18日全面罢工并举行集会。
针对医疗界的决定,6月9日,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表示,集体停诊行动不仅会给紧急诊疗体系造成很大的负担,而且“有可能会给整个韩国社会留下深刻的伤痕”。他指出,医生中的多数人不同意进行集体停诊,“现在绝大多数医生都守在患者身边,返回到工作岗位的实习和住院医生也不少。”
“医疗罢工受苦的当然是患者,等于是医疗团体拿患者的生命威胁政府妥协。”詹德斌表示,目前要看,接下来到底有多少医生实际参与罢工、有多少人私人医院参与罢工,以及罢工会持续多久。“如果韩国政府研判罢工不会造成严重混乱,就会坚持既定政策,最终通过老百姓的舆论使得医生团体放弃罢工。反过来,如果参与规模太大,导致医疗系统瘫痪,届时韩国政府也不得不寻求妥协方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