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通川:推行积分制 激发基层治理“一池活水”

图片
磐石镇谭家沟村文明宣讲活动。达州市通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
集山村对村民参与积分“热情值”排名进行公示。达州市通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
积分超市。达州市通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
村民积极参与卫生清扫。达州市通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达州市通川区创新探索“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着力形成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这几天,达州市通川区磐石镇谭家沟村正在对2024年一季度文明积分进行兑换。
“这个‘积分制’确实很好,我们平时参加村上的公益活动、打扫卫生这些都要给我们积分,我们就拿积分来兑换奖品,这些奖品也都很实用。我还要继续宣传,带动大家都来参与积分,把我们的家园治理得更好。”谭家沟村村民谭伦干说。
谭家沟村是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之一,在推动“积分制”工作中,把乡风文明、环境治理、调解纠纷、参与村里建设和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积分”评定内容,将村民在移风易俗、爱护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表现作为积分标尺,根据对村民行为的评估结果,进行积分奖励或惩罚,不断激发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同时,依托“六老六长”进行村务议事,开展文明宣讲,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达州市通川区江陵镇集山村,村民杜恒珍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川善治”打榜,获取奖励积分。
“平时村上哪里的路垮了,或者是哪里需要维修,我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川善治’平台反映给村上,我们也会得到积分,现在我们村民积极性都很高,大家在一起聊天都会比比谁的积分高。”集山村村民杜恒珍说。
让村民从“袖手看”变成“主动干”,集山村在“积分制”上做足文章,通过天天晒、月月排、季度奖,充分调动大家建言献策、参与公益、化解纠纷的热情,通过“分值”的积累,促进“共建共治”理念的形成。
“我们每天都会对村民的‘热情值’和积分情况进行排名,每月会进行一次排名公示,排名前30名的都会得到10—100分不等的积分奖励,并及时给大家兑换奖品。”集山村村委委员冉启江说。
近年来,达州通川将“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全域试点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川善治”积分制平台,不断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活水。
“川善治”累计积分8.8万,“居民说事”469件、“村居生活”2759条……在推行“积分制”的过程中,达州市通川区莲湖景区石莲花社区将“社区五星常态化”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班子带头、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划分责任板块,明确培训和督促职责,促进社区居民“会积分、愿积分、拼积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中。
“我们社区将‘川善治’十大板块进行了责任制划分,让社区每个工作人员负责一个板块,每个工作人员联合该村民党小组组长负责培训村民熟悉使用‘川善治’平台积分制、村民说事、三务公开等功能。目前,居民参与积分的热情高涨。”莲花社区办公室主任陈海钰说。
自达州市通川区印发《乡村治理推广运用积分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来,切实把“川善治”平台积分制度与村务治理、经济发展等相结合,通过专班推动、抓点示范、统筹推进,不断擦亮达州通川“积分制”品牌,为基层治理赋能。下一步,达州市通川区将紧扣“全覆盖”目标,加大“积分制”推广运用,真正让“积分制”成为助推通川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周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