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3月至19年9月出生孩子的家长,请回家翻翻疫苗本:这两针打了吗?

图片
近期,广州部分孩子的家长收到社区预防接种门诊通知,要在6月底前为孩子补种一剂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灭活疫苗。对此,有家长感到疑惑:此前孩子的免疫规划疫苗一直按规划所规定的时间打齐,为什么还需要补种呢?
记者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这是由于在2016年、2019年,我国曾两次对脊灰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过调整,对于调整期间出生的孩子要开展补种。近期,全市正在对出生日期在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之间、且尚未完成2剂次脊灰灭活疫苗的儿童进行补种。
脊灰疫苗免疫程序 2016年后经历过两次调整
广州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市面上使用的脊灰疫苗有两种:脊灰灭活疫苗(以下简称IPV)和脊灰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bOPV)。2016年5月1日以前,我国脊灰疫苗常规免疫程序为全程4剂次使用OPV。而根据我国维持无脊灰状态工作的安排,结合全球消灭脊灰进展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具体的免疫程序在2016年以来曾作过两次调整:
第一次是在2016年5月1日,全国范围内实施1剂次IPV+3剂次bOPV的免疫程序。
第二次2019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实施2剂次IPV+2剂次bOPV的免疫程序。
为了提升人群免疫水平,广东省曾于2020年至2021年期间对在第一、二次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调整期间(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出生且未完成2剂次IPV接种的儿童进行补种。也就是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开展IPV补种工作。
不过,因为部分儿童居住地流动等原因,当时还有一些孩子没有接受补种。所以,在今年,根据国家、省的要求,对上述目标人群再次进行摸查补种。
全球脊灰流行形势发生变化 家长需重视疫苗补种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热、出现不对称急性弛缓性麻痹,部分病例可留下永久性肢体瘫痪。全程接种4剂疫苗可有效预防脊灰。
“尽管2000年至今,我国一直处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但实际上全球范围内,脊灰尚未被人类消灭。近年来,全球脊灰流行形势发生变化,我国持续面临脊灰相关病毒输入及传播风险。因此,家长们都应该重视本次补种,回家翻一翻孩子的疫苗本。”市疾控中心专家说。
由于此前已经进行过一轮补种,并非这个年龄段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补种。出生日期在2016年3月1日~2019年9月30日之间的儿童家长,可以查询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如果发现孩子未完成 2 剂次IPV接种,就属于补种对象;如果家长感到无法自行判断,可以咨询就近的接种门诊。
据了解,近期广州全市正在同步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及目标人群第二剂次IPV补种工作,接种门诊会主动联系需要补种的儿童家长,请注意接听电话或关注短信通知。同时,接种门诊会结合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将需要补种IPV的名单反馈给儿童所在的幼儿园、学校,并通过家校沟通方式进行通知提醒。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要求,本次补种工作将于6月30日前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生日期在2016年3月1日以前或者在2019年9月30日以后的儿童,不属于本次IPV专项补种范围,但全省目前正在同步开展各类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请通过配合学校查验接种证、等待接种门诊通知、主动询问接种门诊等方式,明确孩子是否存在漏种情况,及时完成有关疫苗的补种。
图片
图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图/国家疾控局官网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