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校园霸凌受害者,不应被忽视

现年17岁的鄂尔多斯女孩琳琳(化名),本是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专班的一名学生,2023年被多名同学以逼迫去酒吧陪酒、下跪、抓头发、抽耳光等方式多次殴打欺凌。事发后,四名殴打琳琳的学生获刑。由于遭遇长期的校园霸凌,琳琳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不得不换了一所学校借读。其后,获刑同学的家长举报琳琳借读违规。2024年5月16日开始,琳琳被老师通知不能在新学校上学了。为了让琳琳有学上,琳琳父亲任先生向有关部门多方求助但无果,媒体记者多次联系鄂尔多斯市教体局采访也均未得到回复。
一份网上投诉材料显示,反映人认为任先生的女儿在校引发多数同学不满,任先生扩大事实,法院判决不公,琳琳借读严重破坏了鄂尔多斯市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位“反映人”疑似是因霸凌琳琳而获刑的学生家长。被法院判决认定的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家长到网上“鸣冤”,竟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实在是黑色幽默。
这起事件的结果是遗憾的,霸凌受害者借个读居然能变成违规,受害者得不到保护,反而遭受二次伤害、三次伤害,这种情形令人担忧,也催人反思,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霸凌受害者?
长期以来,公众的注意力主要聚焦在如何对校园霸凌的施暴者加大惩戒力度,但对保护霸凌受害者却有所忽视。这种状况的出现虽然有着可以理解的因素——毕竟过往让霸凌施害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并不容易,霸凌施害者受到的惩罚逐步加码,以至于“入刑”亦不鲜见,正是社会舆论强烈推动的结果——但琳琳事件表明,如果我们继续忽视对霸凌受害者的呵护,悲剧和荒唐剧目就还会不断上演。
在遭遇了痛苦的霸凌之后,很多受害者都要背负长久的甚至一生的噩梦。曾有媒体记者辗转联系过12起典型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受害方,其大多不愿提及往事。阴影仍然如一把刀子,深深扎进他们心中。帮助他们消除心中梦魇,积极融入新的生活状态,获得美好人生该有的一切,是全社会都应该直面的命题。我们不该让受害者被逼到墙角后,还要一再忍让、躲闪。
琳琳父亲求告无门的经历说明,发力保护霸凌受害者刻不容缓。这项工作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
依法维护霸凌受害者的转学权或者借读权,至关重要。霸凌令受害人心怀恐惧、厌恶,为了摆脱这种精神折磨,很多霸凌受害者都有离开原先校园的强烈愿望。前述12起典型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大都转学、借读,甚至举家迁徙到其他城市。这种普遍的做法,符合法律精神,也是司法部门的要求。
5月31日,最高法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时明确,在办案过程中,人民法院会同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力量,对遭受犯罪侵害特别是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时采取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这也再次表明,霸凌受害者享有转学、借读的合法权利。事实上,琳琳去其他学校借读,正是原学校积极协调的结果。旗帜鲜明地保护受害者的转学、借读权利,并且从配套政策上、实施机制上做好相应保障性工作,是有关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可对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无原则让步。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坚决为受害人撑腰,方能让受害者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更好地“疗伤”。
对霸凌受害者而言,霸凌不仅带来了肉体上的痛苦,也带来了心理上的痛苦,而常识告诉我们,霸凌形成的心理阴影会长久地弥漫。转学或借读是一种技术性改善或安抚手段,但“心病还得心药医”,通过心理疏导扫除受害者心中的雾霾,逐步走出困境,是不可忽视的路径。现实语境中,不少霸凌受害者通过转学或借读改善了心境,但心底深处却留下了永远不能碰触的伤疤和心灵禁区。这些伤疤和禁区其实是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药”,唯有彻底排除这种“致命”的危险,个体才能真正走出来。针对被欺凌者、目击者及其家属的基本矫正方式,心理学有一套具体的方法,比如脱敏疗法,让大脑神经系统对于这种被欺凌的场景不再那么敏感,不再过分地产生应激,慢慢回归正常的生活。心理学家认为,最重要的是重新建立他们的社交模式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破除那种所谓的“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的价值观,相信用共情能够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4月26日,《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法援护苗”行动的通知》也要求健全完善与社会心理服务、医疗卫生等机构的合作机制,触及核心命题。健全和拓展心理安抚或辅导机制,帮助霸凌受害人击溃“心魔”,是题中应有之义。
此外,必须看到,有一些施暴者因为不到法定年龄而没有受到刑事、行政处罚,甚至仍然在校就读。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受害者?受害者最忌惮的就是霸凌者可能不长记性,会继续对自己霸凌。那么,一方面,让霸凌者转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应成为首选。近年来一些霸凌事件的处理方案,就有这样的安排。毕竟,物理隔开霸凌者和受害者距离,是最安全的方案。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有些霸凌加害者惩罚可免,但“忏悔”不可免。教育引导加害者向受害者致歉、取得受害者的谅解,这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努力的方向。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教育机构总喜欢劝慰受害者一方“以德报怨”,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做法,只会加剧受害者的屈辱感。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学家也强调,对霸凌者同样需要进行全套的心理服务,甚至接受社会矫治,因为很多时候,欺负别人的孩子,内心可能也很孤独,在家庭中也是一个受害者,帮助这些霸凌者学会以一种更好的方式融入社会,同样重要。显然,从源头上“掐灭”恶念、遏制暴力倾向,本身就是对霸凌受害者的有力保护。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伍里川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