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

  经济日报天津6月11日讯(记者周琳)走进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正加速推进土方开挖及外运。
  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12个标准化厂房项目已有6个开工建设。
  天津市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表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是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近年来,宝坻区紧密对接中关村科创资源,依托北大科技园、清华紫荆创新研究院等载体,把北京中关村推出的5大类20大项203个小项服务全部移植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金融超市、创新孵化等“十大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质效。
  2013年11月,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宝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共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这次合作以共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为纽带,结成了发展共同体。
  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满足中试研发、产业孵化和生产制造等多样化需求,旨在落实“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上实现高效协同。
  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乐之表示,目前科技城的主题园区已建成面积达14.3万平方米,成功引入天津国药、天津华域细胞、国大医药等多个重点项目,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为吸引人才支持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2023年7月,宝坻区制定出台“中关村十条”人才政策,针对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给予企业重点贡献人才最高每年50万元资金奖励。同时加大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培养力度,对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分别提供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