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畔山社区老龄大学课程丰富趣味性强 家门口养老 银发学员乐享老

图片
▲罗湖区莲塘街道畔山社区长青老龄大学课程吸引众多老年居民参与。受访单位供图
“自从在社区长青老龄大学学习京剧,就再也放不下了。”说起家门口长青老龄大学火爆的京剧班,罗湖区莲塘街道畔山社区的老年朋友们甭提有多高兴。
近年来,莲塘街道努力打造家门口的“银发”教育圈,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学到知识,获得快乐,有所作为,实现“养老”变“享老”。日前,莲塘街道畔山社区长青老龄大学获评深圳市首批30个星级分校之一。
老有所学
家门口的“大学校”
周一广场舞班、太极拳班、志愿活动;周二舞蹈班、模特时装班,思政学习;周三书画班、朗诵班、社区服务;周四合唱班、京剧班、养生讲座;周五健身球、民乐班、普法宣传、智能手机学习……翻看畔山社区长青老龄大学的课程表,满满当当的安排,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十足,充分激发了老年人参与的热情与活力。
今年67岁的于女士已在社区长青老龄大学学习了近一年时间,她表示,课堂就在家门口,非常方便。既能学习,又能和大家一块活动,觉得自己生活丰富了,并且一点儿不耽误日常事务。“五一”前,她又报了合唱班和模特班,成了社区长青老龄大学的“多面手”。
“活动多了、生活丰富了,精神也更足了。”畔山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社区长青老龄大学“老同学”群日渐扩大,常年参加活动的超过500人次,给社区带来了不少新风尚、新变化。
老有所为
基层治理“生力军”
老年教育能激发老年人潜在的学习需求,使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角色转型,参与社区治理。
“本以为年龄大了只是人生后半场,没想到不仅能参加学习,还能在社区服务上继续实现人生价值。”畔山社区长青老龄大学党员志愿者张阿姨表示。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监督员”、普法讲台上的“宣讲师”、四点半学校的“辅导员”、邻里纠纷的“和事佬”……以张阿姨为代表的老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关爱和谐的浓厚温情。
自2020年9月畔山社区长青老龄大学成立后,教学点、教学面积扩大了两倍以上,课程增加了40%,学员增加了50%,社区还主动引进资源,开设精品课程——“京剧班”等,吸引了周边群众的热情参与,随之而来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老年人也增加了很多。如今,畔山社区长青老龄大学兼职教师有8人,教学满意率94%以上,老年人在享受优质的课程中、在家门口不远的距离里,收获了技能与欢乐,为提升自我、增强社会认同找到了可实现的途径。
据悉,近一年来19支“银发学子”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莲塘各社区一线,在基层社会治理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下一步,街道将充分发挥长青老龄大学“文化养老”“精神养老”的载体作用,通过打造“银发”教育品牌,实现老年群体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余热,让更多的老年人收获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通讯员 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