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变“新燃料”——生物颗粒燃料深受宣威农户欢迎

目前,一种新型的生物颗粒燃料正在宣威悄然兴起。
图片
生物颗粒燃料。杨祖恒 摄
这种生物颗粒燃料是用树枝、秸秆、核桃壳、花生壳、稻壳等“废弃物”生产的,具有“绿色”“实惠”的特点。
走进宣威市板桥街道永益合作社生物颗粒燃料加工厂,粉碎机、烘干机、造粒机、包装机、输送带等设备一应俱全,工人正将废弃的树枝、秸秆等原料加工成生物颗粒燃料。这些“废弃物”经过合作社收购、分选、干燥、粉碎和挤压、制粒、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了生物颗粒燃料。
合作社理事长周强介绍:“我们筹资2000万元建成生物颗粒燃料加工厂,收购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秸秆,还收购核桃壳、花生壳及烂木板等‘废弃物’,增加农户收入。”
生物颗粒燃料广泛用于烘烤辣椒、玉米、中药材、烟叶等,既节能又环保。
图片
成堆的“废弃物”。杨祖恒 摄
据了解,目前,宣威市有9700座烤房,其中2760座烤房使用生物颗粒燃料。每座烤房烘烤干烟500公斤需使用生物颗粒燃料1200公斤,花费1080元,加上人工费150元,共需1230元;使用煤炭烘烤烟叶,需要人工费900元煤炭费2160元。两者比较,每烘烤一炉500公斤的干烟叶,使用生物颗粒燃料比使用煤炭燃料可节省费用1830元。因此,生物颗粒燃料深受农户欢迎,市场前景广阔。
生物颗粒燃料不仅是烟叶等农作物的烘烤燃料,还是宾馆、厂矿、学校等锅炉燃料和家庭生活燃料,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曲靖融媒特约记者 晏廷勇  魏秀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