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是我们一起救的!这锦旗属于潮新闻,更属于救助烧伤女孩的每一个你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滕一韬 阮西内 俞刘东
6月12日一大早,虽是小雨绵绵,阿强内心却有点小小的激动。自3月28日妹妹意外烧伤以来,他几乎日夜守护在医院里,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医院出“远门”,在医院旁边的打印店取到锦旗后,他的目的地是位于杭州体育场路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阿强被大家熟悉,是他作为19岁烧伤女孩小玲的哥哥。
这对兄妹,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来,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3月31日,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发出了关注小玲的全网第一篇报道(详见:帮帮小玲!19岁女孩遭遇煤气爆燃重度烧伤,“记者帮”发起生命助力),发起了一场生命接力。
“已捐”,“已捐”,“已捐”……彼时,在报道的评论区,爱心网友们排起了统一的队形,为这个懂事可爱却又因为意外危在旦夕的女孩刷起了屏。伴随着网友们汹涌的爱心,给小玲的救命款一度超过了200万。
这个坚强的女孩也在浙大二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的医疗团队下,挺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创面感染关。
此前,阿强曾承诺,在等妹妹病情稳定后要给全杭州媒体送锦旗。5月27日,在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植皮手术,历时整整60天,小玲终于从重症监护室转出,转入普通病房。
图片
阿强在医院旁的打印店取到了锦旗,直奔潮新闻·钱江晚报,送出了第一面锦旗。记者 阮西内 摄
“妹妹转到普通病房后,我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心里一直在想着上门送锦旗这件事。在医院附近的打印店,我定下了这些锦旗,今天取到以后就先来你们这里。”阿强告诉记者,端午节前,爸爸和婶婶从老家赶了来,全家人一起过了个团圆节。“这几天他们陪在妹妹身边,我也能安心地去完成这件一直想完成的事了。
作为第一家关注和帮助小玲的媒体,潮新闻·钱江晚报收到了阿强代表妹妹和全家人亲自上门致谢的第一面锦旗。
图片
记者 阮西内 摄
图片
阿强为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记者 阮西内 摄
“谢谢,真的谢谢潮新闻·钱江晚报!”每次说着感谢,阿强总是会红着眼眶回忆起3月29日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和他第一次见面的那个下午。“潮新闻·钱江晚报是我在黑暗中见到的第一束光,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报道一夜之间能筹到超100万的爱心善款。”
“为民排忧解难、弘扬社会正气。”这是阿强送给潮新闻·钱江晚报的锦旗上的题词。“以前从来没接触过媒体,但因为我妹妹的事情,让我了解了你们这个职业,很了不起。”阿强说,实实在在地帮老百姓解决难题是他对潮新闻·钱江晚报的印象,而这十二个字,也是潮新闻·钱江晚报以及记者帮栏目一直所坚持的。(专题|记者帮推出特别行动,和我们一起救救小玲)
因为潮新闻·钱江晚报是第一家来帮忙的媒体,阿强还专门准备了一封感谢信,也写进了锦旗里。他这样写:潮新闻·钱江晚报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在我妹妹出事之后,滕老师第一时间赶过来了解情况,给予了我们很大很大的帮助,你们是第一家帮助我们的媒体,也为我和我的妹妹联系和带来了更多的媒体老师帮助我们,将社会上好心人的关心和大爱带给我们,也将更多的希望带给了我们,延长着我妹妹的生命,感谢你们。滕老师以及两位章老师在这期间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和关心,谢谢你们带来了我妹妹新生的机会,也让我接触到世间的大爱,感谢你们!
“我文笔不好,心里的感谢可能说不出万分之一。现在每天看到妹妹就在我身边,我很踏实很庆幸,是潮新闻钱江晚报和大家的帮助让我又重新获得了这份幸福。谢谢你们。接下来我会陪着妹妹一直走下去,也不会辜负这份关心,把爱继续传递下去。”
在此,潮新闻钱江晚报也想感谢广大网友对记者帮的信任,我们一起办了件大事——把小玲救活了。这一次的救助行动让我们既感动又感慨,感动于大家出手相助的速度如此之快,也感慨这座城的善意和大爱。此前,记者帮特意制作了一张长图,感谢每一位在这次事件中出手相帮的人。长长的图也是我们深深的谢意。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