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金掀起“收购战”,“财力”够不够?

全文1402字, 阅读约需4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奥瑞金拟约55亿元要约收购中粮包装控制权,与宝钢包装的母公司中国宝武展开竞争。

02奥瑞金在金属包装领域拥有丰富的并购整合经验,成为中粮包装股东后,双方保持良好业务协作。

03由于此次收购为市场化要约收购,存在竞争要约方,目前中粮包装股东持股比例较为分散,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04然而,奥瑞金需要筹集约55.7亿元资金,其资产负债率在过去三年合计下降7.81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为44.48%。

05奥瑞金面临的收购风险包括无法获得批准而终止的风险、竞争风险以及上市公司负债规模上升风险。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文 | 杨万里
在数学领域,1+1=2是正常计算结果;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希望产生1+1>2的效果。
近日,易拉罐制造行业龙头奥瑞金搞出大动作,拟约55亿元要约收购中粮包装控制权。在竞争者宝钢包装的母公司中国宝武提前出手情况下,双方上演了争抢的戏码。谁能更胜一筹?结果暂未知。
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奥瑞金回复投资者关于竞购优势问题时表示,“公司在金属包装领域拥有丰富的并购整合经验,自成为中粮包装股东后,双方保持了良好的业务协作。”
值得关注的是,奥瑞金掀起收购战背后,是否有财力支撑、是否有较高偿债能力也被外界关注。
截至6月11日收盘,奥瑞金股价为4.5元,总市值为115.8亿元。
为何要掀起“收购战”?
奥瑞金主要业务是为各类快消品客户提供综合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末,金属包装产品及服务该占公司营收比重为86.97%。
为了夯实主营业务、拓展战略客户等,今年6月7日,奥瑞金发布了重大资产购买预案,该公司拟以每股要约股份7.21港元的要约价,向中粮包装全体股东发起自愿有条件全面要约。
本次交易对价上限为60.6亿港元(按最新汇率,约合55.7亿元人民币)。若交易成功完成,奥瑞金将取得中粮包装控制权。
图片
据了解,上述交易为市场化要约收购,存在竞争要约方。2023年12月6日,宝钢包装的母公司中国宝武已联合国新投资对中粮包装发起全面要约收购。而现在,已形成两头狼追逐一块肉的局面。
为何中粮包装如此受追捧?深层次原因在于,无论是谁拿下控制权,将以绝对的市场份额优势领先另一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在二片罐市场,奥瑞金、宝钢包装、中粮包装及昇兴控股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18%、17%、12%。另一组数据显示,奥瑞金、中粮包装、宝钢包装2023年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38.4亿元、102.7亿元、77.6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曾在研报中提到,若奥瑞金成功实现收购,二片罐市占率有望接近40%,三片罐市占率料将得到明显提升,该公司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加强。
目前中粮包装股东持股比例较为分散,不存在实际控制人。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优势,避免被竞争对手反超,奥瑞金选择正面交锋,坚持竞购中粮包装控制权。
接下来,不排除“收购战”愈演愈烈。
收购背后的风险点
在公告中,奥瑞金提示了“因无法获得批准而终止的风险”、“竞争风险”、“上市公司负债规模上升风险”等。
其中,外界对奥瑞金的“财力”、“偿债能力”等方面比较关注。
今年一季度末,奥瑞金的货币资金为14.27亿元。本次交易上限约合55.7亿元,可见,奥瑞金需要筹集的资金不是小数目。
奥瑞金选择的是现金收购,拟以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包括向银行申请贷款)支付本次交易价款。
从资产负债率看,2021年至2023年,奥瑞金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47%、50.47、45.66%,过去三年合计下降7.81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4.48%,同比下降4.34个百分点。
图片
从短期偿债指标看,2021年至2023年,奥瑞金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069、1.160、1.109,速动比率分别为0.740、0.839、0.835,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24年一季度,奥瑞金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为1.137、0.896,2023年一季度的数值分别为1.227、0.876。
公开信息显示,流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2:1比较合适,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1:1比较合适。
进一步看,今年一季度末,奥瑞金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为30.87亿元,比货币资金高出约16.6亿元。
此前,奥瑞金提示风险称,“公司以自筹方式筹集交易款项将增加财务费用,公司的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率将会有所提高。倘若本次交易短期内无法实现协同效应、改善资本结构,则存在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和后续债务融资能力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
奥瑞金的本次交易能否成功实施,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