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站丨膝盖疼一定是关节炎吗?康复医生教你正确识别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吴霏菲
“人老先老腿”,膝关节结构复杂灵活,除了半月板、软骨之外,周围还有很多肌肉、肌腱、韧带、滑膜等结构,膝关节不仅有屈曲、伸直活动,还有旋转功能,承担了人体大部分的重量,因此也是全身各关节中最容易“生病”的关节。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家住青口小区的李奶奶(化名)在女儿的搀扶下来到潮新闻·钱报小站、义乌市江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门诊。“我妈昨晚下楼梯踩空摔了一跤,膝盖痛了一晚上,是不是半月板伤了?”门诊医生、康复治疗师朱彦铮检查后向患者家属解释道:“膝关节疼痛确实是半月板损伤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但膝关节疼痛并不一定都是半月板损伤,也有可能是韧带损伤、韧带拉伤、关节炎等。”
既然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多种,普通人怎么判断呢?朱彦铮介绍,将膝盖分为8个区,可以根据疼痛不同区域做初步判断。
图片
义乌市江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1区疼痛——
1区的位置是髌骨,髌骨是膝盖前方一块活动的小骨头,连接着大腿肌肉和小腿骨,对于膝盖的屈伸动作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年轻女性受凉后、年轻男性运动或爬山后出现膝前痛,多是髌骨周围肌腱炎或髌骨软化造成的;如果是老年人在关节受凉、上下楼梯较多后出现疼痛,多考虑髌骨关节炎。
2区疼痛——
这是髌腱的所在区域,是一块连接着髌骨与胫骨的肌腱,负责吸收、缓冲以及将压力传递至小腿,但反复跳跃、屈伸会对其产生摩擦、牵扯,可造成细微损伤等,引发髌腱炎,最大特点是屈膝痛,常被人误以为是关节炎。
髌腱炎多见于运动量较大的青年男性,主要原因是肌肉发力不全面、落地起跳姿势不正确,因此经常跳跃的人,也被称为“跳跃膝”。
3区疼痛——
3区是胫骨结节的所在地,也是髌腱的起点。如果在胫骨结节的骨骺未完全闭合前进行过度运动,髌腱可被反复牵拉,出现炎症,引发胫骨结节骨骺炎(也称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这种情况常见于8至16 岁青少年,尤其是运动量较大的男孩。
在生长发育期,胫骨骨骺还未和骨干完全长在一起,高强度运动的反复牵拉会造成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膝关节下方肿胀、酸痛,剧烈活动后疼痛更明显,甚至会出现跛行。
4和5区疼痛——
半月板是膝关节间的一块纤维软骨,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有增加关节匹配性、稳定性、缓冲震荡的作用。扭伤、外力打击等均可造成半月板损伤,引发膝关节两侧疼痛,很难自行缓解,还可伴有关节肿胀、“嘎嘣嘎嘣”弹响、关节“卡顿”等情况。
半月板不可再生,损伤也不可逆,所以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来明确诊断。
6区疼痛——
由于位置临近半月板,6区痛也会被误以为是半月板损伤,但更可能是鹅足问题。鹅足是膝关节内侧、下方的一个腱膜样组织,因三条肌腱像鹅足一样在此汇聚而得名,平时的任务是辅助膝关节屈伸、旋转,防止外翻。这里还有一个浅层滑囊,称为“鹅足滑囊”,可减少鹅足与其他组织的摩擦。
组织退变、长期运动引发的慢性损伤可导致鹅足肌腱、滑囊出现无菌性炎症,引发疼痛,往往是局部明显的针刺样压痛,此前患者常有膝关节反复长时间的屈伸运动,比如长跑、骑自行车。如果是滑囊发炎,可伴有肿胀、皮肤温热等,常见于运动量较大、肥胖人群。
7区疼痛——
膝盖上方是股四头肌的所在地,它的肌腱像宽胶带一样粘在髌骨上,收缩时便可使膝盖伸直。因此,膝盖上方疼痛很可能是这里出了问题,比如股四头肌肌腱炎。外伤、运动不当均可引发肌腱炎,这是因为,频繁伸膝可反复牵拉、损伤肌腱,引发劳损,出现无菌性炎症,长期高强度运动或过度运动的人群较为高发。
通常股四头肌肌腱受损时会出现突然的疼痛,轻度损伤仅会出现局部血肿或轻度肿胀、抬小腿困难,按压髌骨上端会有痛感,但可在放松股四头肌后缓解,严重时可出现断裂,造成剧烈疼痛、膝关节屈曲困难,需尽快手术治疗。
8区疼痛——
8区疼痛可能是髂胫束综合征造成的。髂胫束是位于大腿外侧一种纤维加厚的阔筋膜,起自骨盆外侧,向下跨过髋关节、膝关节,到达小腿近端外侧,负责在膝关节屈伸时保持其稳定性。
当膝关节做长时间、高强度屈伸运动时,髂胫束下端与股骨外上髁会反复摩擦,产生无菌性炎症,最明显的症状是膝外侧或外上侧疼痛,尤其是在膝关节屈曲20°至30°或伸直时、跑步时加重,严重时无法屈膝迈步,也被称为“跑步膝”。
朱彦铮提醒,总之不能把膝关节痛都默认为半月板损伤,需要根据受伤的情况、疼痛的部位进行初步排查;有必要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基础性疾病,找专科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如此才能更早、更精准地进行诊疗,早日告别膝痛,重返运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