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蒙古国一拍即合,准备好绕开中国买稀土矿石

印度莫迪政府为了绕开中国的禁令,主动找到了蒙古国,印蒙两国一拍即合,决心绕开中国大做稀土、焦煤等“生意”。
在西方媒体的忽悠下,印度把中国当作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几十年了,“中国行,我也行”已经成为印度全国上下的“共识”,以至于印度近些年推出了一系列“赶超中国”的计划,那种“迷之自信”让中国网友们百思不得其解:谁给你的勇气?这不,最近印度开始拉拢蒙古国,与蒙古国自苏联解体时就奉行的、也同样让中国网友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第三邻国”战略相呼应。除了派遣军事代表团前往蒙古国访问外,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政府打算与蒙古国加强矿产合作,绕过中国从蒙古国获取焦煤、铜、稀土等印度急需的矿产资源。
图片
(印度和蒙古政府设想的三条陆上运输线路的大致长度)
据印度政府高级官员称,莫迪政府已与蒙古国大使馆成立联合工作组,探讨印蒙矿产合作的可能性,包括矿产交易、合资开发等。正好蒙古国为促进焦煤出口,正在建设一座炼焦煤洗选站,预计2024年完工,印度打算捡个现成的。印度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拉拢蒙古,企图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培养亲印势力,以便达到某种“遏制中国”的目的,比如,如果蒙古那些焦煤被印度买走了,那同样需要焦煤的中国不就买不到了吗?
另一个目的则是获得稀土等关键资源。在中国对稀土等关键矿产实施了出口禁令之后,印度感受到的压力一点也不比美国等西方国家小。莫迪政府为了绕开中国的禁令,找到了同样拥有丰富的稀有金属矿藏的蒙古国。印蒙两国可谓一拍即合,因为印度有庞大的需求,蒙古国则有丰富的稀有金属矿石产出。
图片
(印度对于“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已经鼓吹多年,号称是印度的一带一路计划)
印蒙两国目前还想好了三条运输矿石的海陆通道,正在讨论如何“三选一”:第一条通道是从蒙古国通过中国的铁路线抵达中国天津港,然后转海运航线运往印度;第二条通道是走俄罗斯远东走廊,通过海参崴港口运至印度港口;第三条通道更是“野心勃勃”,打算经过印度鼓吹多年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在俄罗斯境内向西绕过里海,再向南经过阿塞拜疆进入伊朗境内,然后由伊朗国内的铁路抵达印度投资建设的恰巴哈尔港,最后转海运航线运往印度国内港口。
但是印度的美梦注定要被地理现实击溃。国际运输行业有一个常识,就是陆地运输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海运,因此在国际贸易上对于体积重量巨大但价值相对较低的货物,比如各种矿产资源,能走海运就不走陆地运输。印度和蒙古正在考虑的这三个通道,毫无疑问最有经济效益、成本最低的路线是第一条,通过中国天津港,陆地运输距离顶多一千多公里。
但以中印目前的关系,想让中国让出铁路运力给印度经济服务,还让印度得以在经济上拉拢蒙古,我们有那么好说话?第二条路线通过俄罗斯远东铁路运输,最短也得三千多公里;而至于第三条路线,也是印度梦寐以求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陆地运输距离最短也得六千多公里,用这条铁路运输焦煤或者铜矿,运输成本恐怕都要接近矿石本身了。
图片
(蒙古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开采成本很低)
这就是印度和蒙古国的尴尬之处:蒙古国在地理上天然被中俄包围,没有出海口,它的矿产俄罗斯有的是,最佳客户就是中国,但蒙古国又偏偏对中国心存芥蒂,处处提防,非要搞什么“第三邻国”战略摆脱对中俄的依赖,甚至想和中俄搞“平衡”、搞对抗。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帮你的心情了,我们尤其没有帮你的义务。
图片
(印度政府不久前还派了军事代表团访问蒙古,打什么主意?)
印度因为进入经济相对高速发展周期,对矿石、能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猛增。能源方面印度可以找俄罗斯或者中东进口,而且运输通道对印度来说相对安全。印度本身的煤炭蕴藏量据世界第五,仅次于中国,并不缺动力煤,但是印度的炼焦煤大多埋藏在地下600米以内,开采十分困难、成本较高、品质较低,因此需要大量进口。但炼焦煤本身属于低价值矿物,运输成本十分重要;稀土等很多稀有金属的世界最大卖家是中国,但中国并不是靠垄断自然资源取得这个地位的,而是依靠稀土金属的提炼技术和产能获得全球垄断地位。这就让莫迪政府特别担心,认为绝不能让这一命脉掌握在自己的“头号对手”手中。
这就给印度出了一道难题,找蒙古国进行矿产供应合作是为了不让中国捏住命脉,但让运输生命线从中国过境不是更加授柄于人?更何况,中国还不一定给印度留出这条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