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心中建一座图书馆!这场“玄武阅读小客厅”开放日太精彩

童心童谣、儿童剧场、跨学科阅读、校长领读……6月11日下午,夏日读书·不知暑——“玄武阅读小客厅”小语共读联盟系列活动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红山分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红山分校承办。活动现场,学校师生、校长齐上阵,通过分享精美的阅读作品、精彩的阅读课堂,展示了全校师生对于阅读的热爱,以及从阅读中收获的累累硕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乐·游园”现场
“欢迎您,请进!”活动一开始,北小红山分校的校园仿佛成了一个大客厅,小朋友们变身小主人,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来宾。在“乐·游园”环节,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校门口唱起了童谣,做起了游戏;二年级的孩子们给大家演绎了《儿童剧场:神笔马良》;三至六年级的同学们则纷纷在现场展示《硕果累累:我从书中来》。三(3)班的花子姜同学给大家展示了自己班的读书箱,“箱子每一面都有一个故事,比如《对牛弹琴》,箱子上会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还有同学们配的插图,把这个箱子装饰得很漂亮。”“你相信牙签能站在水里吗?”四(4)班的厉博文同学现场演示了“站立的牙签”,令人惊奇;四(1)班穆彦希同学带来了“电磁小风扇”,十分有趣……这些都是同学们通过阅读,从书里学来的生活小知识。四、五年级的同学还展示了《我想和你留个影》《一起趣套圈:周边文创分享》等。五年级的王云泽、庄奕、张豫宁、赵峥瑞4名同学装扮成了《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西游记》是我们五年级的必读书目,大家阅读之后,收获很多,这是我们画的西游记取经路线图,还有手抄报、阅读感悟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跨学科阅读分享
在“享·读会”环节,北小红山分校的三位老师分别带领四年级的同学们学习中国民间故事《马头琴的故事》,现场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跨学科阅读课。首先,语文老师丁冉带着同学们用绘本的形式,改编马头琴的故事,通过起承转合四部分,让长长的故事变成婉转的诗歌,朗朗上口,情感充沛。接着,美术老师陈梦怡引导同学们领略构图之美、图腾之美,让大家用双手绘制扇面上的白马,同时让大家体会非遗之美,用螺钿加工扇面白马,使得画面更具光泽美感。最后,音乐老师戴伟彦将马头琴带到课堂,同学们了解马头琴的造型、聆听马头琴的声音,并当起小小配乐家,给四幕选择合适的配乐,同学们跟随节奏上下起伏,感受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在配乐中,孩子们朗读了自己的文本创作,语文、美术、音乐、人文学科的魅力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吴欢和同学们分享《粽子和龙舟》
“这个端午节,奶奶带我和妹妹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我去玄武湖看赛龙舟,可精彩了”“爸爸妈妈送我一个香囊,今天上学我还带着呢……”在“悦•领读”环节中,北小红山分校校长吴欢和二、三年级的孩子们分享了《粽子和龙舟》。孩子们分享过端午节的经历,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朗读端午节的童谣。吴欢告诉孩子们:“关于粽子和龙舟的童谣,其中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这些中国民间故事,每一篇都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同学们利用空闲时间,多读故事,与书相伴。”
图片
△周益民作专题讲座
在“越·讲座”环节,江苏省特级教师周益民为大家带来一场主题为“在儿童心中建一座图书馆”的讲座。周益民表示:“儿童读什么书,即阅读内容的选择,是阅读的基础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学校应有鲜明的立场和明晰的主张,通过推荐书目,为学生的人格养成提供丰富的路径。区别于教材的规范性、典型性,儿童读物要讲究丰富性、多样性,尊重儿童的心理秩序,让儿童读自己的书籍,站在此刻生命的角度,又指向生命的远方,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而教师要在心中积淀一个资料库,帮助孩子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在心中建一座,甚至是‘长出’一座图书馆。”
图片
△参会嘉宾和教师
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培员黄雅芸表示:“作为区域青少年阅读空间的重要枢纽,‘玄武阅读小客厅’承担了青少年阅读建设的引领作用,以‘融情、开放、共享、可持续’为建设原则,旨在打造玄武青少年的文学客厅、交流展示中心、文学创新活动的实境课堂。通过‘三个一’多元阅读空间,即一条阅读路,校本阅读静态成果展示;一扇阅读窗,校本阅读动态成果展示;一席阅读谈,师生、生生读书会等,形成风格迥异、有质有味的玄武青少年阅读及综合实践活动新样态。区域组织,学校承办,每个季度做一场客厅开放日活动,面向外校、外区、外市,争取三年时间做出十场高质量的‘玄武阅读小客厅’展示活动。”
通讯员 吴嘉伟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文 王玉秋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