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不胖,于东来自曝胃癌

图片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几个月前,多名网友晒出了关于胖东来致应聘者的一封信。
胖东来在信件中表示:“由于所需的岗位有限,本次招聘需求209人,实际接收简历31593份。很遗憾您未通过我们本次招聘岗位的筛选。”
一家商超0.66%的低招聘成功率,令人咋舌,但这正体现了胖东来的超高流量。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自称“首先要活成一个真的人”,人们总是对他的“坦诚”津津乐道。他近日在直播间,透露自己已经是胃癌前期,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不好,医生说明年或者后年就必须要做手术了。
在胖东来的企业文化里,关注“自由和爱”,较高的员工待遇、细致的服务细节,总引来外界的热议。
近来,步步高、永辉超市更是接受了胖东来的调改,这似乎给原本下行的行业生态,带来了一些新的看点。
一直以来,胖东来在底层搭建了自采、自营的模式,掌握着议价的话语权,这是其实现服务质量、关怀员工的基础。但多年来,胖东来注重深耕,不扩张、不融资,导致其只固守许昌、新乡等少数城市,还未走出河南。
近来借着帮扶的契机,胖东来既可以减少把门店开出河南的风险与成本,还可以输出自己的模式与供应链,这或许是其另一条思路。
01、拉同行一把
由于股价在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永辉超市(SH:601933)迅速公告称,公司不存在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对于相关媒体报道的“胖东来正式启动调改永辉超市”等新闻,永辉超市也做了说明:本次调改,仅涉及郑州部分门店,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增长没有重大影响。
截至公告披露日,它与胖东来管理团队有过初步沟通,不涉及股权投资或重大业务合作。
早在5月7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便走访了永辉位于郑州的多家门店,那时候,就有消息称胖东来将启动帮扶永辉超市。股市应声而动,隔天永辉超市的市值,一天之内涨了近22亿元。
5月底,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已接受了胖东来闭店改造,将在6月19日恢复正常营业。
此次具体调改细节,包括卖场规划、员工薪资、商品结构、共享供应链、优化卖场价格及服务等。
永辉超市将淘汰下架70%的商品,然后根据胖东来的商品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届时商品结构要达到胖东来的90%以上。
永辉超市曾推出新零售门店“超级物种”,也曾将心思放在了仓储会员店,但以往的许多模式声量渐小,永辉的经营状况面临考验。
数据显示,由于实体零售行业整体有所下滑,永辉超市陆续关闭亏损门店,门店数量从高峰时的1440家,降到了2023年的1000家左右。今年以来,永辉超市已关闭超过10家门店。
去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786.42亿元,同比减少12.71%;归母净利润亏损13.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亏14.3亿元。这已是其连续三年亏损。
永辉超市之所以请胖东来拉自己一把,或许是受到了此前步步高的启示。
今年3月,胖东来团队已帮扶过步步高。作为“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步步高在经营环境的变化下,同样难以独善其身,据统计,其去年关店113家,三年内累计亏损46.08亿元。
而调改后的步步高超市,经营情况改善了不少。调改前,步步高长沙梅溪湖店平均日销在15万元左右,日均客流2000人,但调改后的第四天,销售已达101万元,客流达到1.3万人。
消费者、参观者寻迹而来,该店在五一假期首日,销售额、客流量均创下新高,被戏称为“新晋5A级景区”。
接连对同行进行调改,于东来自言“想把经验和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企业,最起码拉他们一把”,启迪更多企业走向品质,“化敌人为朋友,为战友”。
现在的胖东来已经成为了自带流量的商超,在胖东来商场里,不仅有消费者,还有许多游学团,以及创业者组成研习团,也到胖东来学习。
在于东来眼里,胖东来是一所学校,而非一个企业。
02、讨好顾客和员工
今年4月,于东来在一则视频中,颇为“凡尔赛”地说,胖东来去年原计划赚2000万,没想到挣了1.4亿元。这在商超业态下滑的当下,更显万绿丛中一点红。
胖东来的经营逻辑,与大多商超主体,有许多不同之处。
据逛过胖东来的人描述,在超市里,为保证商品鲜度和口感,果切会随着放置时长,不断打折降价,一般4小时后8折,6小时后6折,8小时后下架报损。
此外,还有一些小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冷冻柜上面挂着防低温硅胶手套,购物袋旁配了湿手器以便拿取,香蕉旁边放了显示成熟度的色卡,一目了然。
而为了方便老年人看清商品包装和配料表,饮料、调料、熟食和奶粉产品旁边,都会配有放大镜。每层楼的饮水机,都有热、温、凉三种温度的水。
外界似乎还惊诧于胖东来的“坦诚”。年前,“胖东来一件羽绒服仅赚3毛钱”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在羽绒服的定价标签上,标出了进货价和毛利率:一件羽绒服的毛利率仅为0.06%,只赚3毛钱。
而胖东来公布了一款名为“自由爱”自营白酒的净利润和成本:售价70元,净利润只有3.37元。
它的逻辑或许是,自营产品毛利率低,但能借此吸引顾客,把销量提上来。当人流量上来之后,其他毛利率正常的非自营商品,销量也水涨船高了。
胖东来的运营理念,关注点更多在于人。
社交媒体上,有关“胖东来员工不想上班请假不许不批假”、“胖东来创始人称加班不道德”、“胖东来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每天只需要5个小时工作时间”等话题,总能被人津津乐道。
坊间还传闻,胖东来还给员工设置了“委屈奖”,员工“按正常流程工作受到委屈的,补贴5000-8000元”。
不过,胖东来的工作人员对此说法进行了修正:“目前实际奖金是根据不同情况在500-5000元不等……意在鼓励员工不畏投诉做正确的事。”
提高员工待遇,反映在现实里是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在胖东来商场里,收银台附近专门安排年轻的男性工作人员帮忙收拾、提送货品,顾客买的不合意,也会安排退货;经常会看到员工蹲在地上擦地,货架旁边也总是有工作人员在整理。
03、自采自营
胖东来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扩张,不融资”的原则。
瑞财经查阅获悉,胖东来的企业主体,为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660万元。其对外投资11家公司,涵盖餐饮、药业连锁、文化娱乐等业态。
许昌胖东来商贸由于东来、张春兰、于东明、房亚军、于娟5位自然人,分别持股69.96%、14.13%、5.3%、5.3%、5.3%。
据于东来自述,他只上过7年学,之后捣腾过各种小买卖。1995年,在哥哥的帮助下,于东来在许昌望月楼开了一家小商铺——望月楼胖子店(胖东来前身)。经过多年的发展,胖东来最终从一家小卖部,成长为一家商贸集团。
胖东来被称为四线城市的“零售界海底捞”,随着名声日显,其经营模式的底层逻辑,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即“自采、自营”。
早在2001年,胖东来就联合信阳西亚公司、南阳万德隆公司、洛阳大张公司,发起联合采购组织“四方联采”,以获得更优惠的进货价格。
2008年,胖东来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表示,由于四家企业联合采购的需求量较大,很多商品的采购价格,常同比下降了30%至50%。
据分析,国内大型连锁超市,一般都是以后台利润模式为主导,即零售商通过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通道费,如入场费、堆头费、促销费等费用赚钱。
而自采为主导的前台利润模式,赚的是卖货钱。在自采模式中,议价和定价能力转移到了零售商手中。
除此之外,胖东来还积极开发自有品牌,以性价比高为卖点,产品遍布烘焙、生鲜、洗护、家居、调料和酒饮等品类。
胖东来凭借着自采自营模式,在河南许昌一度拥有30多家百货、超市连锁店,年销售50亿元以上。
但当外界以为胖东来会继续扩张的时候,它却在2014年前后,开启了一波关店潮,因为 “店太多太累,只是想简单一些。”
胖东来锁定了四线城市的中高端人群,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它这么多年,在许昌之外,除了布局过新乡,其他的城市均无布局。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许昌和新乡,胖东来有一种“明星经济”的意味,如果放在其他城市,能否成为明星,具有不确定性。
而且,它在根据地有自采自营优势,一旦独立铺排到其他城市,这一基础之上产生的低价和让利,也不知能否继续存在。
不过,近来借着帮扶的契机,胖东来无需承担把门店开出河南的风险与成本,还可以输出自己的模式与供应链,赚做供应商的钱,这似乎是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