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整个生命都以文学为中心”——西媒盘点卡夫卡的一生

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有关卡夫卡的A到Z》的文章,作者是何塞·安德烈斯·罗霍。文章摘编如下:
“我的整个生命都以文学为中心,”弗朗茨·卡夫卡曾对未婚妻费利丝的父亲说道,“直到30岁,我一直不折不扣地坚持这一路线;如果我放弃了它,我将无法活下去。”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这么做的,而且总带着一丝幽默感。
以下是按照西班牙文排序的有关卡夫卡的A到Z。
A:《美国》
这是马克斯·布洛德为卡夫卡的第一部小说所取的书名。
B:马克斯·布洛德
他是卡夫卡的挚友。在卡夫卡的两封遗书中,有一封写道:“我死后,无论发现我的什么作品,都必须立即烧掉。”幸运的是,布洛德并没有这样做。
C:《城堡》
这是卡夫卡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他于1922年开始创作,至死也没有完成。
D:多拉·迪亚曼特
1923年夏天,卡夫卡和妹妹埃莉一起去波罗的海沿岸的米里茨度假,在那里他遇到25岁的犹太女子多拉·迪亚曼特。她在柏林与卡夫卡同居了几个月。他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而她一直陪伴他到最后一刻。
E:甲虫
一天早上醒来,格里高尔·萨姆沙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可怕的虫子。卡夫卡的作品引人入胜:无论他在讲什么,都能抓住你,把你拉进去。在他的故事中,正常与不真实交织在一起,情节可能令人恼火、荒诞不经,有时又像是传奇,抑或在字里行间蕴含着警示和训诫。
F:费利丝
1912年8月13日,卡夫卡遇到费利丝·鲍尔。不久后,他于9月20日给她写了第一封信,但直到9个月后他才再次见到她。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书信往来——卡夫卡写给她的信是仅存的几封信,但也足以写成一卷800多页的书。两次订婚后,他们于1917年12月彻底分手。他们的感情经历了风风雨雨——卡夫卡担心婚姻会让他无法全身心投入写作,直到自己患上肺结核,他才与她彻底分手。
G: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8月2日,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于游泳学校。”1917年12月4日,他写道:“暴风雨之夜,上午收到马克斯的电报,与俄国停战。”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没有更多有关一战的内容。
H:儿子
卡夫卡是赫尔曼·卡夫卡和尤丽叶·勒维的长子。他们是一对犹太夫妇,于1882年9月结婚。父亲出身寒微,经过一番努力才开了一家商店,使一家人获得社会认可。卡夫卡与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1919年,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我们俩互相让对方稍稍安心,让我们的生死更容易些。”
I:工伤事故保险公司
卡夫卡于1906年6月18日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07年10月加入一家公司担任助理,1908年8月开始在波希米亚王国(今捷克)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工作,直到1922年7月提前退休。他主要从事事故赔偿的法务和预防宣传工作。
J:古斯塔夫·亚瑙赫
1920年,一个17岁的写诗男孩遇到卡夫卡。他是在父亲的介绍下认识卡夫卡的,其父亲曾与卡夫卡一起在保险公司工作。古斯塔夫经常和卡夫卡一起散步,最后把他们的谈话结集出版。他是为数不多对有血有肉的卡夫卡进行描述的作家之一。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卡夫卡是“一个又高又瘦的人”。
K:卡夫卡式
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这个K献给“卡夫卡式”,这个形容词出自卡夫卡的作品,并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卡夫卡式”指的是他笔下的一些人物所处的荒诞、痛苦和难以理解的境地,他们被迷宫般的官僚体制所压制,这种体制让他们窒息,权力无视他们,压垮他们,随时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让他们远离真正的问题和焦点。
L:文学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只读那些能啃噬我们、刺痛我们的书。”卡夫卡在1904年1月27日写给他的朋友奥斯卡·波拉克的信中如是说。他还说:“我们需要那些给我们带来痛苦影响的书;一本书必须是一把斧头,可以凿开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这就是我的信念。”
M:米莱娜
米莱娜·耶森斯卡是一名充满活力的现代女性,她已婚,但一直努力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她在1920年开始翻译卡夫卡一些作品时结识了卡夫卡,两人一见如故。虽然他们只见过几次面,却保持长达两年的书信往来,并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米莱娜被盖世太保逮捕后,在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结束了她的一生。
N:虚无
“多年前,我开始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最重要或最有吸引力的愿望竟然是获得一种生活愿景,在这种愿景中,现实保留着自然的起伏,但同时又清晰地呈现出虚无、梦境和悬浮物。”
O:奥特拉
她是卡夫卡的妹妹,生于1892年,也是和他关系最好的一个。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害。另外两个妹妹分别是埃莉和瓦莉,她们都在罗兹犹太区被纳粹杀害。
P:《审判》
“一定是有人诽谤约瑟夫·K,因为他没有做错任何事,却在一天早晨被捕了。”这是卡夫卡最著名的小说《审判》(也是未完成的)的开头。他从1914年8月开始创作这部小说。小说讲述一名银行经理在法律的重压下,很快变得无助和迷茫。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找不到为自己辩护的方法,无法解读一个无情运作的制度的逻辑。
Q:亲爱的
卡夫卡一生写了数百封信。写给费利丝、米莱娜、布洛德和他父亲赫尔曼的信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也许是他作品中最好的。他在1907年给一个女孩的信中写道:“书信的邂逅是多么无用,就好像被湖水隔开的两个人在岸边溅起的水花。”与其说是水花四溅,不如说是他用来构建他的文学、他看待事物方式的精致工艺品。
R:波希米亚王国
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出生在波希米亚王国的首都布拉格,波希米亚王国当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在布拉格度过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他接受的是德语教育,但也会说捷克语。他对当时在波希米亚王国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运动并不同情。
S:疗养院
他经常去疗养院,而且年纪轻轻就开始了。例如,1905年他在一家疗养院接受水疗,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但他真正的健康危机出现在1917年8月12日至13日的夜晚。卡夫卡吐血了,被诊断为肺结核。1920年12月,他去了一家肺结核疗养院: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想要治愈疾病。他去世前一直住在疗养院。
T:翻译者
将卡夫卡的作品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人很多,其中不乏杰出的译者,例如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米格尔·萨恩斯、胡安·何塞·德尔索拉尔等。
U:最后一问
一天,一个农村人为进入法律之门,必须在门前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他说:“每个人都渴望进入法律之门,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除了我,没有人要求进入法律之门呢?”看门人对他吼道:“没有其他人能得到许可,因为这个入口只为你一个人准备。现在我就要去把它关上。”这个情节出现在《在法的门前》中。这是卡夫卡最受人关注的作品之一。
V:旅行
卡夫卡逗留在布拉格以外地方的时间并不多,但他年轻时经常去旅行。他写了一些旅行日记,其中一些还附有他的“涂鸦”。
W:库尔特·沃尔夫
库尔特·沃尔夫是卡夫卡的出版商,他出版了卡夫卡生前出版的大部分作品。卡夫卡与他有过共鸣,也有过分歧。沃尔夫买下了罗沃尔特出版社,该出版社出版了卡夫卡的第一本文集《沉思》。
Y:意第绪语
“我与犹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我和我自己几乎没有共同之处,我应该静静地躺在角落里,满足于还能呼吸。”他在1914年1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然而,当他遇到一个意第绪语剧团时,就开始对来自东欧的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产生兴趣。
Z:祖劳
1917年9月,卡夫卡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后不久就搬到祖劳,他的妹妹奥特拉在那里从事农业工作。在那里,他写下许多箴言:“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编译/刘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