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5个车折腾出12个款型:华为在车市卷疯了

全文3113字, 阅读约需9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汽车行业一年一新款已成为行业新趋势,华为智行品牌已累计发布12款车型。

02然而,问界M7老用户对厂家上新节奏表达不满,拉起维权横幅,要求降价或升级。

03为应对销量下滑,华为通过不断调整问界M5、M7等车型,推出改款、新增款型等方式提振需求。

04另一方面,鸿蒙智行品牌上新速度不够,需要加快节奏以保持热度。

05尽管如此,华为系车型一年一大迭代的强度可能引起老车主不满,但消费者可能逐渐接受并认为这是应该的。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文 | 赛博汽车
“一年一个改款会不会是常态?老车主感到背刺怎么解决?”
问界新M7 Ultra上市后两天,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开着新车,进行了一场近3个小时的直播,展示华为智驾能力的同时,也回应了一系列质疑。
其中,最尖锐的,大概就是关于“背刺”的话题。
针对这一问题,余承东的回应是:早买早享受,如果要等新款再买,永远都有最新款。
他还说,问界技术上的小更新,属于加量不加价,已经卖出去的车,包括M5、M7,也会不断地提供升级。
在他看来,汽车成为电子产品,传统车企三年一小改,五年一换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一年一新款,成了行业新趋势
尽管余承东表示一年一新款,但问界,乃至鸿蒙智行品牌车型的更新速度远超于此。
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2年2月问界上市第一款车型问界M5,到2024年5月问界新M7 Ultra发布,华为,或者说鸿蒙智行已经累计发布了12款车型,包括改款、新增款型等
伴随着华为入局,“像卖手机一样卖车”逐步成为可能。
这一方面得益于华为等科技公司强大的学习、应变和纠错能力;另一方面,也受限于鸿蒙智行旗下车型还相对较少,想要持续保持曝光,需要不断折腾现有车型。
无论源自哪种因素,华为、小米入局后,汽车圈“内卷”强度还在不断升级。
问界成立之初,华为已加入“快基因”
5月底,问界新M7 Ultra上市,这距离问界新M7上市仅8个月时间,一些问界新M7车主才刚刚提车,甚至还没有提车
这直接导致,在问界新M7 Ultra后,尽管变化不算大,且增量不降价,但还是有问界M7老用户们拉起了维权横幅,对厂家的上新节奏表达不满。
这也让很多人关注到,问界车型迭代速度很快。
但其实,从2021年4月,华为推出智选车模式,后改为鸿蒙智行以来,华为对于汽车市场的反应速度一直很快
先是华为系零部件产品上车、整车入店。
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赛力斯发布了华为智选SF5车型,该车搭载华为电驱动系统、音响等零部件,并进入华为门店和旗舰店销售。
这对于SF5的销量起到了一定提升作用,但并不算突出。
于是,拥有更多华为要素的问界品牌很快发布。
同年底的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首款车型问界M5亮相。
这款车型除了生产端在赛力斯,其他方面华为全面介入,并在宣传话术中用到了“首款鸿蒙汽车”这样的标签
图片
问界品牌2021年月销量走势
在华为品牌、流量和渠道的多重加持下,问界M5于2022年3月5日开启交付,从当年2月的870辆,一路上涨,全年累计销量达到6.5万,一度被认为是20万以上新能源SUV的最佳选择之一。
同年年中,问界旗下第二款车型问界M7上市。作为一个新品牌,半年不到时间上市两款车型,速度不可谓不快
不过,由于产品和定价都缺乏很强吸引力,2022款问界M7上市效果并不算好,这也为后续问界品牌陷入低谷埋下伏笔。
如今提到问界品牌,常常认为它的销量变差是从2023年开始。但实际上,在看似销量不错的2022年,它的危机已现,且华为试图进行调整
最明显的是主力车型M5销量疲软。
2022年3月到8月,问界M5销量基本呈现上升态势,甚至8月达到16840辆。但8月和9月之间出现了断崖下跌,月销量掉落至5352辆,随后几个月也基本都在5000辆左右,上升乏力
于是,华为选择增加车型款式,2022年9月,问界M5纯电版上市,但显然效果依旧不佳。
频繁调整,华为逐渐找到“窍门”
时至2023年,这也是问界,乃至智选车变动最频繁的年份。
这一年,包括新车、改款等在内,华为共宣布了6次相关动作。
销量不好时,不断求变
2023年,在价格战等背景下,问界M5的销量继续下滑,始终在2000辆左右徘徊。
彼时,华为的选择是小修小补,不断针对问界M5做调整
先是做加法,推出问界M5智驾版,首次在问界系列车型上搭载华为智驾技术;后又做减法,推出问界M5标准版的同时,还给智驾系统降价,效果都不明显。
图片
于是,华为“下猛药”,于2023年9月推出问界新M7,迅速收获大量订单。
它有“运气”成分,刚好搭上了华为Mate 60的流量红利。
但更多的是极致性价比。新车售价区间为24.98万至32.98万元,起售价比之前的版本降低了7万元,与问界M5来到同一起跑线。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华为加持下的首款爆款出圈车型
不知道是否是从中获取到了经验,鸿蒙智行后续在车辆发生危机时,更愿意通过迭代焕新的方式。
智界S7也是如此
2023年11月28日,智界S7上市,第一个完整月上险量仅为305台,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很可能是供给给门店的展车、试驾车。
由此,智界S7被传陷入交付困境,甚至还有爆料称奇瑞高管因此引咎辞职。
于是,今年4月,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智界S7重新上市,与之前相比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配、降价。
问界M5更是如此
作为华为造车“第一大功臣”,从2023年以来,问界M5的销量一直不好,特别是在问界新M7发布以后,更是一蹶不振。
问界新M7让问界“起死回生”,但持续稳定走量还需要更低价格车型。于是,在理想L6发布后不久,问界新M5问世,相比上个版本,性价比大幅提升。
此次问界新M7 Ultra还是如此
尽管余承东透露,自2023年9月上市以来,截止2024年5月底,问界新M7上市8个月大定破18万。
听起来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对比交付量发现,订单量剩余并不多了。
鸿蒙智行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问界新M7销量分别为5248辆、12193辆、17039辆、25545辆、31253辆、18479辆、24598辆和10896辆,累计超14.5万。
图片
最新20024年5月“战报”上,鸿蒙智行甚至没有把问界新M7的销量单独列出
尽管问界M9涨势喜人,但毕竟单价不菲,50万以上的车型想要持续走量难度很大。如果问界品牌想要继续保持较高的销量,问界M7不得不变。
于是,问界新M7 Ultra焕新而来,希望可以通过发布改款车型,再次激发用户需求,延续爆款之姿。
这一动作取得了一些效果。根据鸿蒙智行官方消息,问界新M7 Ultra上市首日大定破1.2万台。
销量变好后,乘胜追击
实际上,去年9月,问界新M7发布,销量一路走高之际,华为紧抓流量,连续推出多款产品
2023年11月,智界S7上市;同一时间,问界新M7后驱智驾版上市;2023年12月,问界M9上市。
华为,或者说鸿蒙智行寻求持续曝光。
一年一变,是主动也是被动
经过三年时间调整,华为逐步把汽车迭代速度拉升到手机的速度
此前,不论电动车还是燃油车,汽车更新换代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传统车企车型换代周期通常是3~5年,中间可能会进行一次小改款。
即便是提倡快节奏的新势力,基本也是保持1到2年时间进行一次迭代。
一年时间进行大改款,是消费电子产品的节奏,其中以手机最为典型
无论是苹果的iPhone,还是华为的Mate系列,P系列,小米的数字系列等,基本都保持一年一升级。
但即便是手机,也很少出现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单个品牌旗下多款产品多次大迭代。而华为在汽车领域却做到了
这一方面得益于汽车产品越发智能。
正如余承东所言,问界不搞像其他车企3年小改款,5年大改款的东西,该常规升级得就升级,只要还有售后,能OTA升级就对了
特别是,每次在提到鸿蒙座舱,以及乾崑ADS进行升级时,余承东都会特意强调,之前的车型也会逐步迭代到最新的版本。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鸿蒙智行品牌上新速度不够
以成立最早的品牌问界为例,不算新增、改款车型,三年时间,问界只上了三款车型。
这一速度甚至远落后于其他品牌,甚至也慢于新造车企。理想汽车为例,尽管其放缓了纯电车型上升节奏,但今年上半年还是已经上新了MEGA、L6两款新车。
智界品牌也是如此。尽管智界S7是去年11月才上市的,但与其合作伙伴奇瑞旗下新序列星纪元相比,速度明显不如后者。
智界S7早于星纪元ES上市,但如今星纪元ET已上市一月有余,智界第二款新车才刚刚有实车图。
图片
余承东透露智界R7实车图
北汽江淮合作车型更是还未上市。
于是,想要在车圈保持热度,折腾已有车型成为华为的必选项
华为系车型一年一大迭代,能引起比较大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快,还因为力度大。
相比其他车型的改款车型战线长、变化小,华为系产品每次都是强度拉满,外观、内饰、底盘、智驾不断升级,打破了汽车圈固有的稳步走的节奏,开启快跑模式
不过,不到一年时间焕新,或多或少会引起老车主的不满,比如这次老车主的维权。
但当华为把这样的强度变成日常,或者会颠覆现有汽车市场的生存模式,消费者也许能慢慢接受并认为这是应该
车企们,准备好迎接更激烈的竞争了吗?